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八达岭 >> 八达岭新闻 >> 正文 >> 正文

近邻北京有两处古崖石窟,军事生活功能兼

来源:八达岭 时间:2023/6/28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87539.html

暑期日趋临近,景区渐渐开放。这个季节里,想给大家推荐两处挨得很近,而且还是有山有石窟的景区……攀爬之余,大可坐在石室内纳凉避暑、抚今追昔!

北京古崖居

在北京延庆西约20公里处的张山营镇东门营村的一条峡谷中,隐藏着一处规模巨大的古代洞窟聚落区。这些洞窟都开凿于约10万平方米的沙砾花岗岩崖壁之上,经统计共有洞穴一百余个。其完善的功能分区、无从找寻的历史记载、开凿的目的用途等,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以至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探秘、寻幽。现在这里已经被评为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这里的洞窟大体上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它们既是一个整体,却又各自独立。高低相宜,错落有致,布局有方。全部洞窟石穴呈层状分布,层与层之间通过石蹬、石梯和栈道相连。洞窟石室大体上可分为长方形和方形两种,面积较大的有20平方米,稍小的只有3—4平方米。在户型特征上,有的是独立的单间,有的是或平行、或上下相连2—3室的套间。

这其中有两种“户型”的石室尤其引人注目:一种是典型的三居室格局——中间一间较大,算是“会客厅”,右边一间为厨房,石灶、烟道等功能区俱全,左边一间有壁橱等,是一个辅助功能区。另一种是叫“官堂子”的空间,就是一个“会议室”——内有4根石柱支撑洞顶,4个柱子中间还置有一个宽大的佛龛,两侧对称开凿2个有炕的小居室。在众多石室中无疑是最大、最漂亮的。它就位于中间山梁处,极像古代的宫殿,不仅高大宽敞、采光条件极好,而且还雕刻精细。

古崖居石室建筑结构复杂,设计巧妙。这些石室有门、窗、炕、灶、马槽、壁橱、烟道、储物间等完善的生活设施。不同的石屋门口有大有小,有的可以站立出入,有的却只能爬进;门窗的上下左右均凿有对称的轴眼,应为当初安置窗扇时的窗轴穴;前檐多凿有水槽,槽口转而入室,疑为接水之用;不同区域的石室功能也不尽相同——有住人的,有养马的,有做饭的。住人的石室中,石炕也有两种类型的,一种是“死炕”,即下面没有烟道;另一种是“活炕”,即下面筑有回环弯曲烟道,很像是火炕。

古崖居石室的开凿年代、历史背景和真正用途等在史籍中无确切、详尽的记载,所以一直是一个谜,答案也是众说纷纭。后来,有专家通过查找史料给出一个比较合情合理的解释,说这应该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奚族人开凿的。因为史料中记载,他们曾在唐朝晚期时出没在“妫州”的北山附近——而“妫州”指的就是今天北京延庆一带。

怀来五道壶石窟

五道壶石窟是天皇山自然风景区的组成部分,位于河北省怀来县。南有“塞上明珠”官厅水库(下图),东有八达岭长城,距北京延庆古崖居只有一、两公里的距离。在天皇山自然风景区中,五道壶石窟无疑是最独特的一道景观。与近在咫尺的北京古崖居一样,这里的石窟就其军事功用、生活功能、建筑风格、结构特点等,无一不彰显了古人的智慧和毅力,令人叹为观止。

据介绍,五道壶石窟就其功能性而言,其军事防御功能十分明显。站在山外望去,几乎很难发现这里有石窟群。可是进入石窟以后再回望,进山小道及山下的一切可就是尽收眼底了,视野一下子就变得开阔了。如果有人进山,那么他的一举一动就完全会被窟内的人掌握。再看里面的空间功能布置——山峰西侧外围底层设有哨位室、警卫室;山峰向里、向上部分设有坐北朝南视野开阔的指挥中心;其底层外围置有警卫人员石室等。

到山峰的背后,需经过一段陡峭的山岩峭壁;再登上仙境阶,就到了雾云洞——据说这里是当初主力部队的驻所。洞很大,可同时容纳50多人。过了雾云洞后,就是一道光秃秃的绝壁了。仔细看这段岩壁,在花岗岩绝壁上依稀还可见当初人工凿制的一些大小不同的石窝——原来开凿这些小石窝,主要是攀岩时手和脚的着力点。让人称奇的是,这些手窝、脚窝开凿的得相当科学,攀爬时需要攀岩者手脚并用,但先迈哪条腿、后迈哪条腿都有明确的规定,一旦一脚踏错,可就是上不去也下不来了!

攀上绝壁,侧身贴着崖壁向处攀爬,胆颤心惊地沿着不足30公分的峭壁小道行进,就进入水帘洞后的一个能容五、六人的小洞。稍稍定神,抬头一望,竟然发现洞的上方有石头盖板……据介绍,这个洞口只能容一人上下,从这个洞口可进入上一层——那里是弱势群体妇女和儿童藏身之用的大型洞穴。遇敌入侵时,洞口一封外人很难发现;即使发现,在那冷兵器时代有一人把守足矣。平时,这个洞穴和洞外的栈道相连,可直接进出;战时,则抽掉栈道,由秘密入口进入。

五道壶石窟群除具有上述军事功用、防御功能外,相关石室还极具生活功能,石室或大或小、或单或套、或上或下……石窟之内,门、窗、灶、炕、烟道、灯台、储水槽、壁橱等一应俱全,其休养生息所需的功能应有尽有。纵入横出、连左通向、承上启下……精巧的构思、完善的设计、艰辛的付出……堪称我国石窟建造史上的一朵奇葩。

据传,这里也是北魏时期游牧民族——奚族,为逃避仇敌追杀、躲避强敌入侵而依山凿建的,与北京古崖居推想的建造时间和建造人不谋而合。其中,浸透着先民们为了族人的生存,不惜远足深山,不惜付出辛劳,一斧一凿间打磨着生存的希望——未想传世,却已伟大!

这两处石窟风景区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北京人尤其喜欢的地方;石散为土,土聚成石——遍山的石窟也成为广大喜爱山石游者的最爱!休闲的时候,他们尤其喜欢到这里看看景、爬爬山、探探幽……有关这两处景点,各位小伙伴还知道哪些?欢迎留言互动。

部分图片选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