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在三伏,暑气难消
全国多地依旧高温不下
但是在北京这座高铁站台上
没有空调却格外凉爽
室温不足20℃
客运员甚至要穿着秋装上班
这是怎么回事?
没错
聪明的小伙伴已经猜到
小编说的这座高铁站
正是八达岭长城站
八达岭长城站
由中国中铁所属
中铁设计勘察设计
中铁五局承建
位于北京延庆八达岭长城景区内
毗邻八达岭长城
距离北京北站70公里
总建筑面积4.89万平方米
是目前国内
“建设规模最大、埋深最大、
开挖跨度最大、提升高度最大、
洞室结构最复杂”
的地下暗挖高铁车站工程
站台位于百米深的隧道内
这里配有完备的通风设备
空气流动性强,加之不受阳光照射
因此冬暖夏凉,温度舒适
八达岭长城站藏身长城下
乘客出站见山景
车站与自然相结合
像山体的一部分生长出来
留给旅客的只有长城和山体
以及旁边的长城博物馆
电梯距地面层的总提升高度为62米
需要换乘3部电扶梯到站台乘车
步行时间约8分钟
最长的一部电梯
坡度达到了30度
提升高度相当于14层楼高
现在已经成为
旅客拍照的“网红扶梯”
更多秘密
带你继续往下看
↓↓↓
卯足干劲
在传承中啃下“硬骨头”
如果说京张高铁是一册不朽的史诗,那么八达岭长城站就是一阕传颂千古的辞章。
曾经,老京张铁路修到八达岭时,最大坡度高达33%,这意味着米距离高度就相差33米。为让火车能够爬上这样的陡坡,詹天佑利用“折返线”原理,在轨道途经青龙桥时,巧妙地在陡峭山坡上设计了“人”字形展线,京张铁路上的列车在此“车尾变车头”,借山势巧妙规避了八达岭山脉的险峻,以退为进实现了短时间爬坡的目的。
而今,在八达岭长城景区山体下方米处,落成了一座目前国内埋深最大的高铁地下站——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
京张高铁不再像老京张铁路那样绕山盘旋,而是直截了当地在青龙桥站地下中心位置4米处穿过,于人字形铁路的一撇一捺交会处加了一横,改写成一个“大”字。
这座“超级宫殿”
拥有五个之“最”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暗挖地下车站:车站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车站最大埋深米。
国内埋深最大的高速铁路地下车站:地下车站的声、光、风、温、水等候车环境营造难,防灾救援疏散通道构建难,且安装装饰施工技术国内外尚无实例可供参考借鉴。
国内主洞数量最多最复杂的暗挖洞群车站:地下各类洞室共78个,断面型式多达88种,交贯面达63个,洞室最小间距2.5米,专业间交叉多,设备管线复杂。
国内旅客进出站提升高度最大的高铁地下车站:旅客进出站提升高度62米。
国内单拱跨度最大的暗挖铁路隧道:车站两端渡线段单洞开挖跨度达32.7米,开挖断面达.4平方米,且受F2断层、全风化凹槽的影响,施工难。
这座车站的建设
同样是整条京张线上
难啃的“硬骨头”
匠心独运
在创新中打造精品工程
▲八达岭长城站区域划分图
八达岭长城站站房分为三层,由站台层、设备层和进出站通道组成。站台位于新八达岭隧道内,通过地下进出站通道与地面衔接,站房专业交叉较多、技术复杂、接口工程数量大,国内外尚无实例可供参考借鉴。
▲八达岭长城站示意图
为克服存在的难题,八达岭长城站率先提出“三个首次”:首次采用叠层进出站通道形式,实现了进出站客流完全分离和进出站口均衡布置;首次采用环形救援廊道设计,具备了紧急情况下快速无死角救援的条件;首次采用精准微损伤控制爆破等先进技术,消除了工程建设对文物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八达岭长城站地上地下BIM总模型
除此以外,建设者们通过采用智能安全帽、无人机航拍、塔吊防碰撞、BIM+VR/AR展示、BIM+3D扫描技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