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蒋梦惟)长城这一我国特有的文化、历史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将被更充分地释放出来。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这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将在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就《方案》答记者问时,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还提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关键是集中实施一批标志性工程,其中就包括了推进文旅融合工程。对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来说,文旅融合工程的关键之一就是科学规划文化旅游产品,在长城周边以塞上风光为特色发展生态文化游。在业内看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有别于现有的长城景区,将令相关地区的旅游开发更加整体和规范,而相关旅游产品规划方向的确定也让国家文化公园可以打破传统旅游开发思路,形成特色生态游的全新IP,推动供给格局优化。
具体来说,上述负责人介绍,在建设范围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5个省区市。在此基础上,我国将加强长城文化精神提供研究,突出“万里长城”整体辨识度。而《方案》还提出,要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我国将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深化对长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和立法建议论证,推动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理念入法入规,修订完善《长城保护条例》。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在确定了通过国家文化公园深挖长城文化精神内涵的同时也提出,要对优质文化旅游资源推进一体化开发,包括在长城周边以塞上风光为特色发展生态文化游等。而且,《方案》还强调,要推出参观游览联程联运经典线路,推动组建文旅联盟,开展整体品牌塑造和营销推介。在业内看来,这一思路将加速推进跨区域、跨省市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能更加完整地开发旅游产品,形成国内生态旅游市场的新IP。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看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与传统的长城景区既有重合关联的地方,也会有一些区别。“一方面,已有的著名长城景区将成为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比旅游景区具有更强烈的文化传承使命感,应更加突出其文化内涵,突出长城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厉新建也提出,由于长城沿线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在对长城的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广度、深度、力度都不一样,因此需要统一的国家文化公园管理机制来统筹,从而提升长城的整体形象,促进各地合作发展。但同时跨区域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也不小。
“北京八达岭长城、河北金山岭长城等长城资源,早已成为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对这些地区的长城资源更多起到的是规范、提升的作用。对于经济欠发达、知名度较低的长城资源所属地来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统一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包括加强保护修缮、文化挖掘、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需要当地做出配合,但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大伟则认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打破传统的博物馆参观和旅游思路,创新展示形式。可以依托长城沿线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建设国家北方步道。通过步道将各个地区的长城连接起来,展现长城的体系特点,吸引更多人领略长城的人文和自然风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