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八达岭 >> 八达岭优势 >> 正文 >> 正文

人字变大字,京张铁路与高铁的交汇

来源:八达岭 时间:2023/2/28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燕山深处有一段“最美铁路”,每年春天,和谐号和花海在这里相约,成为“开往春天的列车”。百年京张铁路著名的“人”字线和建设中的京张智能高铁在这里组成一个“大”字,似乎寓意中国铁路正在翻开新的一页。京张铁路和京张高铁的交汇处,是被称为“中国铁路活化石”的青龙桥火车站。

芦兴/摄

穿过浓荫蔽日的树林,“青龙桥车站”五个字赫然在目,字下方镌刻着一百年前流行的韦氏拼音字母。小站始建于年,坐落在青山和长城怀抱之中,站名是关冕钧在光绪戊申(年)秋季题写的,现仍留存。汉字从右向左,字母从左向右,中西文化在此留下了交融的痕迹。站房依然保留修建时的样式,青灰色的古朴外墙,古老的油灯座、百叶窗,仍保留原貌,具有明显的上世纪西洋风格,尤其是墙壁上的两盏壁灯,就像站房的一双眼睛,注视着百年来的历史变迁。站房旁还有一组退役的人工手扳道岔,早年铁路工人正是通过它来改变列车行进方向。

陈列室除了实物还挂着各种老照片,我们可以从中一窥这座历经沧桑的火车站的历史。詹天佑的精彩文章《敬告青年工学家》被节选刻在铜板上,格外醒目:

莽莽神州,岂长贫弱?曰富、曰强,首赖工学。交通不便,何以利运输?机械不良,何以精制作?若夫矿产之辟兴,市场之建筑,孰非工学之范围,皆系经营之要着。呜呼,我工学家之责任,不亦綦重耶!晚近以来,人才蔚起,各专科硕学济济,或积经验,以邃故知;或渡重洋,以求新理。而国内学校所产英才,亦日增不已。工学之前途,发达可期,实业振兴,翘足以俟,将不让欧美以前驱,岂仅偕扶桑而并骑。虽然,默察社会之情形,细观工学界之状况,有不能已于言,而为我青年工学家告者,厥有数端。爰简陈之以为针砭。

从年起,青龙桥站停止办理客运服务,改为技术停车,也就是说,这里不出售车票,乘客乘坐在延庆站和北京北站往返的旅游专列在这里不能上下车,但仍然可以乘车感受“人”字线,可以在列车上看到这座百年小站。

芦兴/摄

南口至八达岭段是百年京张铁路保留较完整的一段,在18公里的距离中,分布着南口、东园、居庸关、三堡、青龙桥5座老车站,青龙桥车站是保护最好的一座,因此有“中国铁路活化石”之美誉。年,首都博物馆和北京铁路局在青龙桥车站共同举办了“工业遗产——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展览,从那时起,小站多了一个“标签”——工业遗产;年,京张铁路正式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青龙桥车站是其重要历史遗存。

站在站台上,放眼望去可见不远处山脊上蜿蜒曲折的残长城,恰巧这时候,一列和谐号悠然驶来,在古老长城的映衬下,瞬间产生一种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撞击的感觉,真是一幅难得的和谐画面!

让京张铁路举世闻名的,是青龙桥车站附近的“人”字形铁路。

芦兴/摄

年开始修筑的京张铁路,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所经过的地段山高路险,修筑的过程极为艰难,按当年的计量单位,“由南口至八达岭,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须垫高一尺”。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

著名爱国工程师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之”字形线路,也称“人”字形线路,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用铁轨书写了两个“人”字,这样就大大减缓了列车爬山的坡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列车可以行驶到更高的位置,八达岭隧道可以尽可能缩短距离。

据青龙桥火车站站长杨存信介绍,八达岭隧道长米,如果没有“人”字形线路,距离要延长一倍。当时由于经费有限,只使用了一个火车头,上山的时候推进运行,下山的时候牵引运行;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改用两个火车头,前后牵引推进,这样火车可以装载更多的人员和货物。

以当时的工程建筑水平,隧洞与“人”字形铁路相结合,那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年,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京张“人”字形铁路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第七批“国保”名单中唯一仍在运营的一段铁路。

为了纪念詹天佑先生,在詹天佑逝世三年后,中华工程师学会呼吁,国民政府出资,在青龙桥车站西侧设立了京张铁路纪念碑及詹天佑全身铜像。铜像的后面是詹天佑与夫人谭菊珍的墓,呈站台状,是年经家属同意,当时的铁道部从北京海淀万泉庄迁移至此的。墓碑虽年久然纤尘不染,可以看出青龙桥站职工们对詹天佑先生的崇敬之情。

后记

车站的“活字典”

青龙桥火车站站长杨存信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8年,他的父亲曾经也是青龙桥车站的站长,如果算上父亲的工作年限,父子俩一共守着青龙桥站度过了68个年头。谈起青龙桥火车站,杨站长不愧是一部“活字典”。

“人”字形铁路和“詹式挂钩”,久传为詹天佑设计,杨站长说:“詹天佑先生的后人跟我说了很多次,‘人’字形铁路和‘詹氏挂钩’并不是詹天佑先生发明的,只能说是詹天佑先生把当时国外最先进的设计方法首次引入中国,这在当时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詹天佑铜像下方镌刻着“詹公天佑之象”,很多游客来到这里总有疑问:“‘象’字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是‘像’吧。”起先杨存信也纳闷儿,为了搞清“像”“象”之别,他请教了很多学者,从詹天佑嫡孙詹同济先生那里得到答案。原来所用“象”字意为这尊纪念铜像没有任何艺术加工,见像如见人,是代表詹公原貌的意思。《詹天佑研究文集》中也三次提到“詹公天佑之象”之意。

车站有七块半石碑,上面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原来这些符号叫“苏州码子”,是中国明清两代和民国初期民间的“商业数字”。京张铁路兴建时正是用“苏州码子”来标注长度和高度,这也验证了这条铁路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今天,七块半石碑依然安放在青龙桥车站。

从当年的蒸汽机车到曾经的内燃机车,再到如今的高速动车,一次次的跨越,青龙桥车站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希望它能继续见证我们的未来。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孙广勋

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