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海淀·故事第篇文章
年11月27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主办的“世相与映像:洛文希尔摄影收藏中的19世纪中国”展览正式拉开帷幕。该展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展出,展览时间将一直持续到3月31日,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世相与映像——洛文希尔摄影收藏中的19世纪中国
“世相与映像——洛文希尔摄影收藏中的19世纪中国”展览,共展示了活跃于19世纪的21个知名摄影机构和摄影师(部分佚名摄影师)的件摄影作品。其中包括人物肖像、风物景观、市井生活、城市和建筑等多项内容,较为全面地映射出19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的风貌。
”世相与映像”展览
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衰败腐朽与求强图变并存、经济活动江海汇通、文化思想西学东渐、政治变革潮起潮落,到处呈现着一片矛盾且复杂的图景。而此时,发明不久的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全面记录那个时代。这些珍藏至今的图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详实的史料,且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气息和美学风格。
本次展览的作品来自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摄影家,他们的摄影术精准地对照了人心和社会局面,同时再现了文化的形态,让当下的我们可以洞穿历史的迷雾、回首往事的烟雨。
摄影敲开中国门
当摄影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的国人那习惯于“天圆地方、阴阳五行”的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那些早期的摄影家们为了推广摄影也是费尽心思。他们采取由上而下的方法,首先说服以皇室和重臣为代表的国家上层阶级,进而使摄影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
所以,在这次展览的作品中,我们才得以看到包括慈禧和恭亲王在内的皇室成员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官僚在镜头前正襟危坐留下的身影。
《李鸿章》梁时泰约
上层社会的引导,使得摄影成为了风靡的时尚事物,整个社会的风气不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摄影家来到中国,更孕育出了一批本土的优秀摄影师和摄影机构。也正是他们,才使得我们能够拨开19世纪中国的神秘面纱,一睹究竟。
《留美幼童》(传)弥尔顿·米勒
摄影美学的形成很大程度仰赖于技术,但是摄影者的文化心理也不容小觑。本次展览的作品既有西方摄影师的杰作,也有中国本土摄影师和其执掌机构的成果。而他们对于摄影美学的不同见解,使得摄影图像产生了不同的风格。
比如肖像作品,中国摄影师更喜欢把人物拍得如同静画,而西方摄影师则更喜欢尝试表现出人物的动态;在建筑摄影方面,中国摄影师习惯于把建筑融入风景,西方摄影师则会专注刻画建筑本体。
《北京城北门》菲利斯·比托
摄影对于物像再现的精准性宣告了肖像绘画的灭亡,而与此同时,更多的摄影作品则忠实的记录了那段历史。当这些照片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仿佛将历史对折,将时空折叠,真正触摸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那个在黑白影像里逐渐清晰的时代。
世相映像
12位来自历史、文学、影视、摄影、人类学、艺术学、传播学等领域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世相与映像、历史与日常、观看与被观看、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等问题。
《骡车》山本赞七郎19世纪70年代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菲利普·普罗格表示,我们可以通过这次展览,重新思考艺术的历史,摄影的历史。
展览策展人、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菲利普·普罗格
摄影师所做的事情跟中国古代的画家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一点跟西方艺术史不同。意大利马萨乔是视角透视法的先锋开拓者,在中国艺术中我们能看到完全类似的东西,比如北宋时期郭熙的《早春图》。
《早春图》郭熙北宋
郭熙所使用的是全景式构图,能够展示眼睛想看的,并非是实际所看到的景象。画中不同的景观,有远景、中景,每一个视角都代表着不同的眼睛观看的方式和位置。如果把西方的单点透视和东方实用性的角度结合,就可以看到有很多照片和定点透视相似,比如托马斯·查尔德的作品,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图景,就好像在用你的眼睛亲眼看到的一样,身临其境。
比如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拍的福建金山寺的照片,非常有活力、非常有力量。同时对于观众来说,很像在空中有一种流动的动态感、灵动感。
《福建闽江金山寺》约翰·汤姆逊
而洛文希尔收藏创始人史蒂文·洛文希尔则表示,在他收藏摄影作品的三十余年间,越发感觉到摄影是历史的窗户,能够让我们看到过去经历的巨大变革,特别是中国摄影,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了解中国文化。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托马斯·查尔德
19世纪70年代
作为学习和研究未来的学者,我们需要知道过去。中国有很长的摄影历史,而且很多西方的摄影师来到中国北京设立照相馆。中国老照片完全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记录19世纪下半叶中国丰富的历史,能够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中国,以一种社会学的方式去研究中国。
希望通过展览这种方式让人们理解并重现当时的中国人、中国建筑、中国风景以及中国的美丽。让这些照片带着我们穿越时空,超越书写的历史,让这些摄影师们带我们去到那些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的过去。
《圆明园养雀笼》托马斯·查尔德19世纪70年代
摄影在一定程度上对抗了所向披靡的时间,使情感和记忆不再被时间所控制。摄影补偿了时间对历史影响所形成的亏空,惟妙惟肖地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强了后人对历史质感的认知。
《八达岭长城》托马斯·查尔德19世纪70年代
本次展览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举办的第一场摄影展,如此珍贵的相片不但是相关学者学习参考的机会,更是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饕餮盛宴。希望这场展览可以让各位学者和普通民众从中获益,更加深刻的看清历史,触摸19世纪的中国,聆听历史的回音。
更多海淀好玩的地方
太震撼!圆明园海晏堂从遗址中“重生”!
我的青春和热血,都在百年五道口……
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步道、AI科技主题,这个海淀网红公园帅呆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