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自古便是京城北方最重要的关口,明代不断修葺加固,在40里关沟内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关沟北端称居庸北口,后来改称八达岭。为何改为此名,众说纷纭。不论观点如何,出了居庸关,向北通往延庆、赤城,向西可去张家口、怀来、宣化、大同,向东能到永宁、四海冶,可谓四通八达,确如《长安客话》中的解释,“路从此分,故名八达岭”。
八达岭的重要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为了关口不失,在关口北边再建一城堡作为防御的前哨站,称得上固若金汤。前哨站名为岔道城,距八达岭只有5里。此外,在八达岭西南5公里处,又建有石峡关,其与八达岭均隶属于居庸关,在长城防御体系中是同一防区。
高文瑞
岔道城
对国人来说,八达岭长城是再熟悉不过的景点了,尤其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令八达岭举世瞩目。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八达岭和世园会均人流如潮。
笔者年轻时去过八达岭几次,有了好汉的自豪。当时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坐火车,到了青龙桥站再往回走,那时不知,如果不往回走,而是向北略微走段路,再转个弯儿就能看到岔道城。如今,岔道城内外的二百多户人家同属岔道村,部分村民是当年驻守岔道城的军人后裔。
八达岭前建藩篱
春暖花开,天气晴朗,笔者来到慕名已久的岔道城,忽觉相见恨晚。城墙及东西城门经过整修,外面包了砖。城砖之间勾的灰更为白亮显眼,墙下面依然用旧的基石。城墙并没包全,只砌了一半高,上面露着当年的夯土墙,更显历史价值。城上无门楼,门洞上有匾额,西门“岔西雄关”,东门“岔东雄关”,均有“万历三年吉日”题款,按旧石额制作。
两门相比,西城门似乎更为重要,面向关外,古时有瓮城。当地人说,岔道城也简称西岔。整修后的西门外没建瓮城,留有残存的黄土墙遗迹和石墙的基础。城外有用巨石铺成的石板路,经年累月人来马去,石面磨出很深的辙沟。石板路经过整修,石上辙沟还在,只是辙迹不能完全对上。向西望去,地势低洼,如同一条沟,沟底布满鹅卵石,但并不走水,当年是城前古道。
岔道城之名与其地处三岔路口有关。明嘉靖《隆庆志》上说:“岔道旧名三汊口,又名永安甸,为口外入居庸关之要路。”这是按进京方向,如果出京至此,正好有两条路分开,清光绪《延庆州志》讲:“自八达岭而北地稍平,五里至岔道,有二路:一至怀来卫,历榆林、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冶为北路。”故名岔道。
交通上是要道,地势上也特殊。从居庸关出京,两边是群山,中间仅一条羊肠小道,至此忽然有了一块开阔之地。《隆庆志》上记为:“自龙虎台入居庸关南口四十里,皆羊肠鸟道,至此则豁然坦夷。”这样的地形,被形容为居庸关的门户,“地当极冲”。开阔地前,岂容外敌在家门口安营扎寨,排兵布阵?在这里建起城池,也就有了重要的军事意义。《宣镇图说》上讲:“遇蓟昌有警,军门提兵移驻于此。”来敌攻打八达岭,岔道城守军可以拦腰一击或攻其队尾,使之头尾不能相顾;若来敌攻打岔道城,八达岭守军可攻击围城之敌,内外夹击。如果再借助两边的山势,来敌叩关之时,坚壁清野,设伏于两山之巅,多备石块、火器以击之,必然一举歼灭。
八达岭扼守在关沟之北口,便有了“北门锁钥”的形象比喻,因其特殊的地势又有了“燕塞雄关”的美名。八达岭如此重要,前出防御的岔道城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城虽平坦,逼临山险,楼墉俱砖石甃,亦足为居庸外藩。”所以“八达岭为居庸之襟喉,岔道又八达岭之藩篱也”,写《长安客话》的蒋一葵也评论,“守岔道所以守八达岭,守八达岭所以守关。”环顾群山,身临其境,令人感慨,猛然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了切身理解。
慈禧西逃时在岔道城过夜
岔道城方位不是南北正向,而是依靠北山,顺东南方向的山势而建,也就影响了后人对东与南方位的描述,以致混淆。历史上,此城经过多次修建。明嘉靖三十年()因警报频仍,朝廷采纳大臣王士翘加强边关军备的建议筑城。隆庆五年()又重新加固,外面砌砖。利用自然地势,北山的边墙和墩台代替了城墙,南城对面的山上也有墩台。城墙上设垛口、望口。城墙顶部墁砖,外高里低。排水槽朝向城里,不给来敌抛绳攀墙的机会。墙高3丈,城周2里10余步,设西南北三门,北为死门虚设,南北米,东西米。城池不是直角,而是建成圆角,有人觉得像只船,从当年绘制的地图上看,还有点儿像只鞋子。
岔道城平时设守备一员,“守备所属把总三员,巡捕一员,军丁七百八十八名。”至清代,来自北方的威胁减小,人员也有缩减,“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士兵可在城门外迤南一里的教场习兵演武。城内不仅是兵营,还设有“暖铺”,就是驿站,主要任务是“递送公文”,类似于今天的邮局。《隆庆志》上记:“暖铺云者邮舍便宜之名,亦唐人‘边铺’之谓。”“商民人等运粮等项车畜往来,俱听做饭宿歇,门外种树息阴。”所有这些事务,都由“守备等官相宜处置”。有吃有住也就有了温暖的感觉。当年隆庆州仅有几所暖铺,其中“荒字暖铺在岔道屯”。
如今岔道城内的建筑
交通要道之上,既有进出京的官员,又有过往商人,人流众多,商业设施也就完善起来,什么猪店羊店骆驼店酒馆饭馆茶馆,一家挨一家。同时也就有了玉皇庙、城隍庙、关帝庙等祭祀祈祷之地。走进古城,街上有石碾、石磨,重新修复的古建筑排列在街道两旁。新修的古井旁曾为守备署、把总署、驿站等旧址。
岔道城还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接驾。明清之时,皇帝出京往北,也要由此经过。八达岭尽管雄伟,却不能让皇帝在兵城中过夜。岔道城虽小,还是安全舒适了许多。据志书记载,有多位皇帝在此驻跸。明朝宣德皇帝曾“猎于岔道”;康熙皇帝去汤泉路过,或远战出征,曾驻跸岔道;就连慈禧西逃,还在城里的破庙内住过一夜。
俯视城墙,能看出新砖包砌的城墙内,还有石头砌的城墙,说明岔道城经过多次修建。这其中有“地多沙石,关墙每为山水冲坏”的自然损坏,而更多的则是在战争中的不断加固。站在城墙上,全城街景铺在眼前。四周山峰环绕,南北墩台相望,远处八达岭山峰巍峨,长城在山巅蜿蜒,扼守着要塞。秋风飒飒之时,满山树木变色,红橙黄绿,色彩斑斓,一派绚丽的景象,驻守此地的英雄将士登临城上,能无感慨?因此自古便有“岔道秋风”,为妫川八景之一,既是自然,也是要塞雄风的写照。
追忆金元明清,众多风流人物由此经过,而数不清的是这里经历了多少次大小战争,过往了多少人马……算清这些数字,可能要去问城内两棵高大古槐,或是城里城外铺在地面上的巨石,也许周围的群峰更能记得真切。秦时明月汉时关,历史已如云烟一样飘浮而过,岔道城则永恒不变地守卫在八达岭前方。
石峡峪堡内不住人
石峡关与八达岭为同一防区,可互相支援。石峡关两边山峰陡立,中间是羊肠小道,有巨石立于路边,上书“石峡关”,为罗哲文先生题写。此关建在峡谷拐弯处,如胳膊肘,且一路上坡,居高临下。两山城墙的交汇处曾有关城相接,上有门楼,中间是水门,旁开一小门。
站在关口观望,两山如门,北边一侧还能看到长城的残墙,一直延伸到山顶。南边一侧,山石削去一半,露出白茬,那是当地曾为烧石灰而挖山取石,城墙也就随之消失。两边山石陡峭,空手攀山,几乎不可能,即使上去,也无战斗力可言,入关只此一路。
石峡关口里建有城堡,称“石峡峪堡”,现今还存有二三十米长的一段城墙,两三米高,内里的黄土夯墙已挖去,只剩单坯砖墙。灰为白色,与青砖形成明显反差。此处正是城堡南门,城门已无,只余城垛拐角。
石峡峪的四角菱形楼
此门有名,称“迎旭”。村里的老梅70多岁,小时还能看到城的门额,那时城也相对完整。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村里盖房多用城砖,城墙逐渐拆除,门额也不知下落。最近十来年,人们有了保护文物的意识。老梅一直在寻找着那块石碑,直到年,才在村内民房一角发现有块玉石,挖出一看,果然是那块汉白玉石碑,遂保存起来。
石碑完整而精致,长方形,高0.55米,宽0.99米,厚0.15米,中间楷体双勾“迎旭”二字,每字0.3米见方,字体遒劲有力。门额上款楷体阴刻“钦差整饬昌平等处兵备山东布政司右参议蒲板任彬、钦差镇守居庸昌平等地方总兵官都督定辽杨四畏创建”。据记载,任彬、杨四畏等都是这一带的守关将领。下款“大明万历四年岁次丙子吉旦立”。另有一行,“分守居庸关等处地方参将睢阳沈思学建”,时间为万历四年(年)。
石峡峪堡东西长百米,南北宽七八十米,东头大,西头小,墙高六七米,门楼有二或三层,有南北二门。北门也有门额,大小与“迎旭”相仿,双勾横书“石峡峪堡”四字,现已碎成5块,被保存于中国长城博物馆。
城北墙已盖起房舍,正处于北门城墙外角,下面还能看到基石。墙外有小路,西行,一路上坡,这是当年的城墙根了,如今垒起碎石,取代了城墙。行走百十米,还能感受到老城的存在。碎石中竟然存着几块城墙的基石,石条很大,石与石之间也用白灰连接,灰也依旧结实。从石条的走向看,城不是方的,确如老梅所言,有点斜向,西小东大。这里就是城的西头,当年称“上仓”,为储存军需武器与粮草的地方。现在,那里一片平地,种着庄稼,垒碎石就是怕水土流失。
城内还建有真武庙、关帝庙等建筑。城外还曾建有山神庙、火神庙等。庙前曾有石狮一对,现在寺庙已无,也就成为文物,移存于延庆县城灵照寺内。奇怪的是,古时城内并不住人,士兵与村民都住在城外,就连当官的也不例外,因此城外才有察院公馆等建筑遗址。城外住宅区比城里规模还大,原有二街三巷。李自成经过时,村子被烧。现在的格局是在原址基础上盖起的,大致保持了原样,村民则是后迁来的。
据说原来计划建一座大城,周围的四个小山头正好为城的四角,所以称为跨山城。结果,官员把建城的银两贪污了,所以才把城建得那样小。照此说来,绝大部分银两都装入了个人腰包。不论建大城还是小城,村子的位置得天独厚,即使是现在,也是宜居之地。
建城时还有块汉白玉石碑,上刻《石峡新城记》。石碑已残碎,仅剩5块。不成形的碎碑在别人眼中不成器物,老梅也收集起来,虽看不出内容,却能证明曾有这样一块碑。
站在村里,四面山峰皆在目中,长城上的几座敌楼也清晰可见。尤其那座只剩一面墙的六孔楼更是难得。若在古时,石峡峪居中,四面敌情一目了然,在这里指挥调度,正为适中;若在城内,城墙反而遮目挡眼,也算是守城将士的尽责。转而又想,如若长城已被攻破,空守在城内,再牢固又有何意义?
石峡峪有一特殊形制的烽火台——四角菱形楼,这在长城建筑中很少见。近前看,尖角处有如斧刃一般。菱形楼孤立于山顶,有二层,墙外利用砖角砌出装饰花边,于威严中透出美观。楼内两侧有门,墙上有门框和门栓孔。墙的长短也不对称,一面四孔,一面二孔,错位才能“菱形”起来。
这些古代的城堡,到现在也只是小小的山村,却流传着不少传说故事。像老梅这样的普通村民,厮守着长城,收集了那么多长城文物,还把一部分捐赠给了中国长城博物馆,也成为研究长城的爱好者,这是否也是长城文化的影响力呢?
(原标题:岔道城:八达岭北扼险道)
来源:北京晚报
本文照片为高文瑞摄影
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