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西郊,坐落着一家现代化工厂。车间里,一列列动车组整装待发。疾驰在祖国各地的高铁列车,约40%产自这里——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时速公里可变轨距动车组、服务北京冬奥的智能动车组……近年来,一大批高铁列车创新成果在中车长客诞生。
中车长客的发展历程是中国高铁自主创新、不断突破的缩影,其成果标注出中国高铁人永不服输、接续奋斗的拼搏精神。记者近日走进中车长客,一窥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之道。
6月15日,新一批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中车长客下线。资料照片
挺进自主研发“无人区”
网络控制技术掌管着列车一举一动,承担着各类车辆信息传输处理,是高铁列车的关键核心技术。几年前,这一技术还处在自主研发的“无人区”,国产高铁只能用进口“大脑”,价格贵,成本高。有一次,中车长客技术团队遇到系统报错,恰逢国外圣诞假期,费尽周折联系到外方技术人员,对方给出的问题解决时间表竟是“半年后”。
关键核心技术怎能受制于人?出生于年的工程师常振臣,带领技术人员组成专项团队,立志啃下这块硬骨头。
记者在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拍摄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记者张楠摄
在“无人区”攻关谈何容易!软件系统看不见、摸不着,面对问题,常常无从下手。常振臣介绍,曾有一个温度显示故障让大家十分苦恼,团队历时两个多月,才从上万行代码中揪出问题。通宵熬夜、频繁出差是工作常态,研发团队成员跟随高铁列车分析验证数据,运气好时能“蹭”个座位,更多时候,过道和地板就是他们的休息场所。
功夫不负有心人。常振臣带领团队相继攻克了网络控制系统集成自主化、整车控制及诊断逻辑自主化等技术难题,加上多年技术积累,“中国标准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研发项目”这一关键技术终于通过知识产权分析和评估,实现自主掌控。如今,“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更是使用百兆以太网对车组进行控制和监视,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前列。
为高铁列车装上“中国大脑”的故事,是中车长客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掌控核心技术的例证。近年来,一批关键技术在这里诞生:“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等核心技术实现自主研发;时速公里跨国互联互通动车组,可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轨距、不同供电制式标准的国际铁路间运行;应用大数据、5G通讯、北斗卫星定位等前沿技术的新一代智能城际动车组运营……
不断向技术制高点冲击、不断向技术“无人区”挺进,让这家始建于年的老国企释放出新活力。“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这是我们的使命。”中车长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锋说。
攻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来没想到制造飞机的铝合金材料会用在列车上”“从来没想到高铁会跑得这么快”……扎根于中车长客车间一线25年的胡俊祥,见证了企业高铁自主创新的全过程。
“我的感受是,不断自我超越的中国高铁,对技能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胡俊祥说。
一列高速动车组,会用到80多种线型、近根导线,有约个接线点,它们是列车的“神经”,在高速运行时传递着各类操作信号。每一个接口、每一个焊点都必须接触可靠,否则,1毫米的误差,小则影响音响照明,大则导致车辆故障。
中车长客研发的复兴号CRBF型动车组运行在京沪高铁上。资料照片
可少有人知道,接线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工序,曾是动车组装配的一个大难题。研发初期,数据传输连接器中,芯体部位的7个金属针分布在直径仅5毫米的圆形范围内,每一根“针”都要焊接到位,操作难度就像是用焊枪在针尖上绣花。操作空间小、焊接难度大、成品率低……难题面前,许多人摇头:“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完不成”,生产装配效率就上不去。怎么办?重任落在胡俊祥肩上。他一个一个试,一根一根焊,凭借多年练就的“超密集环境电气焊接”技术,最终部件合格率达到%。工人们给这项电焊技法起了一个颇有武侠韵味的名字——微缩梅花烙。
难题攻克后,胡俊祥马不停蹄,将操作步骤和技法快速固定下来,制定出一整套焊接步骤,迅速展开培训,一大批技术工人很快掌握诀窍,极大提升了列车装配效率。
在中车长客,像胡俊祥这样的能工巧匠还有很多。“焊接大师”李万君钻研出高铁转向架关键部位的焊接操作步骤,被推广至全行业;“编程能人”谢元立和团队攻克了高速动车组自动化焊接领域多项难题,致使自动焊加工比例提高到70%以上;“铆工高手”李学忠发明的装置,让大型铝合金车体构件组装这一需要多人紧密协作的复杂工序,精简到只需1人操作两分钟即可完成……
做实做优做强,关键在于基层创新。中车长客引导技术工人“传帮带”,以高技能领军人才为核心,组建10余个操作师工作站,累计完成立项攻关、解决技术难题余项,培训人员数万人次。优秀技能一传十、十传百,一大批技术工人成长起来,制造业根基不断被夯实。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不到40岁的中车长客工程师张国芹,是“复兴号”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的电气设计主管。她告诉记者,能参与京张高铁列车的设计建造,心里特别自豪。
北京冬奥会期间,奥运版京张“复兴号”圆满完成联通三大赛区任务。凭借5G直播、时速公里自动驾驶等技术,获得各国运动员点赞。
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实现时速公里自动驾驶。资料照片
张国芹说,“年轻”是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项目设计团队的一大特点,35岁以下青年设计师有人,占比超过90%。
她回忆,最紧张的时候,整个团队封闭办公3个多月,吃住都在办公室。单是车头电气系统就做了42套方案,设计各类系统多份技术规范,绘制多张结构图纸,每一步都反复比对、优化。
京张高铁线路上的八达岭长城站,位于地下多米。当列车以多公里时速快速通过时,巨大的压力差会让人极不舒服。研发团队采集了数千个压强数据,精密计算、不断试验,最终攻克了车厢内外压差平衡这个关系乘坐舒适性的关键难题。
靠着这支年轻团队,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实现了智能行车、智能服务等多个“国内首次”。如今,张国芹明显感觉到工作任务的创新性越来越强,挑战也越来越大。
事实上,无论在车间一线,还是研发实验室,“80后”“90后”都已成长为创新主力军。中车长客设有首席技术专家、资深技术专家等人才发展通道,建有创新奖励制度,给青年群体以激励和空间,鼓励大家扎根成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因为新成果、新工艺被破格评聘高级职称,开始挑起自主创新的“大梁”。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车长客人肩负使命,继续迈出锐意进取的铿锵步伐。(记者陈俊段续司晓帅长春报道)
一线视点丨坚定创新自信掌控更多话语权
世界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起源于欧洲,高铁列车的动力总成、网络控制、牵引变压等关键核心技术长期是国外企业的强项。如今,经过十余年的研发淬炼,中国高铁企业不仅能造整车,还能自主研发并不断升级这些高精尖装备的“心脏”“大脑”和“运动器官”。
中车长客的创新历程,是中国轨道装备产业技术跃升的写照。这座年建厂的老国企,老一辈技术人员自强不息,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列地铁列车。没有图纸,就参考铁路客车的设计思路;没有工艺资料,就一边设计工艺装备一边总结经验……老一辈“长客人”发出这样的感叹:那时候谁能想到,咱们的厂子,能研制出一日千里的高铁动车,能培养出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铁人”,能站在世界轨道装备企业的前列。
站在中车长客高速动车组制造车间,放眼望去,一列列动车组一字排开,工人们忙碌装配。和谐号、复兴号;抗高寒,抗风沙;混合动力、可变轨距;磁悬浮、无人驾驶……一批产品从这里驶向四面八方。
创新,深深地融入“长客人”的血液。实验室,科研专家向“无人区”不断探索,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自主掌控;车间里,技术工人持续优化操作工序,一批能工巧匠成为高铁列车生产的中坚力量;管理中,着眼于人才培养、创新成果打造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引进国外技术“跟跑”,到消化、吸收先进经验与国外产业巨头“并跑”,到在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实现“领跑”,再到建设高水平工程实验室,实施国际化技术布局,融入全球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开启跨国经营发展之路。这家国企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发展主动权。
创新,还需要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在企业采访时,许多一线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表示,应清醒看到,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还受制于人,一些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在“无人区”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充分发挥国企的人才、资源、研发优势,在关键设备、重点领域不断“冲锋”,奋力抢占技术制高点,掌控更多话语权。(段续)
《经济参考报》版面图
终审:王小波
责编:刘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