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
年10月28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公交车上,乘客刘某因错过目的站要求停车,司机冉某以该处无公交车站为理由拒绝。刘某便对司机大加指责,矛盾逐渐升级,最终导致车辆失控后坠江,15条鲜活的生命在3秒内消殒。这是继北京延庆八达岭野生动物内猛兽区老虎伤人事件后又一起和规则话题有关的恶性事件。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生活中的我们或多或少也都犯过漠视规则的错误,希望这次事件可以警钟长鸣,让我们的反思、反省更深刻、到位、长久一些。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心存侥幸而健忘的劣根性常在。明明白白的规则,却是糊里糊涂的认知。
基于此,我们的高考作文以及各省市模拟作文试题中才会“规则”屡现,比如年全国新课标I卷“女儿举报父亲高速路接打电话”,重庆卷“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他妈妈,过几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埋怨,这时残疾妈妈拖着腿上车了,所有人都沉默了”,年全国新课标I卷“山羊过独木桥”……模拟试题中“敬畏规则”“规则与道德”等等。规则,不仅关系着每一个生命个体,也影响着社稷民生、国际关系。近在眼前就有中美、韩日等复杂多变的国际冲突,以及香港暴力冲突事件。持续数月的中美 显而易见是美国单方面不遵守规则所致,而香港某些市民的打砸抢烧之举自然也属于目无国法、漠视规则的违法乱纪行为。
◆思路点拨
规则人人懂,漠视规则的现象不乏见,因此产生的问题也多多。这似乎也是相关监管或者执法部门最为头痛的事情,很多规则时至今日在有些人面前依然等同虚设。比如交通法规中不闯红绿灯的纪律,比如乘车排队以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规定等等,不认真遵守违反规定者总有。让每一位读者读完习作后都能提升规则意识,并自此后并行不悖、恪守不渝这是写作的目的,也是衡量作文成功与否的标准。论证时可以循循善诱耐心说服,也可以板起面孔严正说教,但两相比较,优劣显然。前者无力度,后者拒人于千里之外。其实,这两种选择或者写作角度都不如从危害性、震慑力入手,让血淋淋的教训来警醒那一颗颗或麻木或侥幸的心,让生命的消殒、没落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状问题,然后再谆谆告诫,温馨提醒,效果应该更佳。
◆多方立意
1.让规则在我心。
2.生活需要规则意识。
3.遵守规则是一种习惯。
4.让规则守护生命。
5.守护规则,人人有责
6.规则,想说恨你不容易。
7.循规蹈矩不等于墨守成规。
8.自由在哪里?在规则中。
9.无规矩不方圆。
10.都是漠视规则惹的祸。
◆名言素材
1.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英)拜伦
2.诚取天地正气问 暖凉,法引规矩方圆律世间万象。——对联
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张居正
4.我们要维护一条道德的底线,那条底线,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个社会是有规则的,不是随性而为,不是暴力、滥交、背叛、屠戮。——柴静
5.不要过分的醉心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克雷洛夫
6.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佚名
7.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8.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淮南子
9.那些仅仅循规蹈矩的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泰戈尔
10.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摘自网络
立意:生活需要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标题:《拿什么拯救你——规则?》。
步:开头,字抛出论点
高考满分开头
开头1:故事法——描写叙事,可读性强。
那是一个傍晚,我们乘着一辆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往南端的菲律普岛赶。菲律普岛是澳洲 的企鹅岛,我们去那儿看企鹅归巢的美景。
开头2:设排法——假设兼排比,流畅自然,大气遒劲。
如果没有堤坝的围堵,一泻千里的黄河就会恣意妄为;如果没有铁轨的限制,雷霆万钧的火车就会车毁人亡;如果没有规则的约束,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会杂乱无章。
开头3:抑扬法——想赞扬先贬斥,欲肯定先否定,反转中突出观点。
幽谷,我的所爱。我最喜欢在无游人的季节,独自踏上这无人的小径,不是欲扮陶渊明的隐士之风,也不为追求“踏雪寻梅”的浪漫,抑或“独钓寒江雪”的超脱,只因想走出那个由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制定的规则,在自然之中得以陶冶性情,找回那迷失在都市混乱之中的真我。
开头4:箴言法——选用最精炼的语言,或直接点明或暗示观点,思想深刻,表达大气,富有警示作用,具有哲理启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便是事物发展的规则。天地万物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于人而言,这不仅仅是规则,更是一种良好习惯。
开头5:铺排法——以排比的手法展示相关现象,以点带面,生动具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小朋友做游戏时讲规则,体育比赛有规则,学校的校规校纪、国家宪法法律等无不可称为规则,为什么有这么多规则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需要它。
名师教你写开头
拿什么拯救你——规则?
“小时候”“上学后”“成年后”,以时间为序,铺排列举必须遵守的种种规则。中心突出,观点鲜明,明确要遵守规则。语言酣畅自然,彰显写作功底。“规则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用拟人修辞,表现人与规则的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凸显规则的重要性。照应题目,亮明观点,总领下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小时候,我们遵守着家规;上学后,我们遵守着校规校纪;成年后,还有更多的社会法规等着我们去遵守。一路上,规则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
第二步:主体,字论证论点
名师巧布局
拿什么拯救你——规则?
1.首先,提出问题。“拿什么拯救你——规则?”即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主体部分首先给规则下定义,从三个角度介绍规则的特点:温柔的、善良的、公平的。照应开头的拟人修辞,亲切感人;中心明确突出,层次井然;从自然到人类,从外国到中国,符合逻辑,条理性强,行文严谨。正面详写点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反面铺排事例,强化后果,突出守规矩的重要性。借助排比、引用等修辞显示语言优势。(字左右)
2.其次,承上启下转折过渡,让思路清晰,结构顺畅自然。借助“但是”一词来巧妙转换“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规则?”启人深思、反省、自警。语言上依然拟人化,利用反语,鞭挞讽刺当今漠视规则却言之凿凿、冠冕堂皇的现象,针砭时弊。结构上照应题目,突出观点立场,脉络清晰,思维顺畅,表意严谨。(50-字间)
3. ,循序渐进分析并解决问题。三个层次,三个侧面,呈递进关系,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从小孩儿到老人,从个体到国家,力求多角度多侧面展示,并步步推进,逐层深入,让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行文既要讲究章法又要富有变化,比如从小树立规则意识这个角度具有画面感,形象生动,亲切熟悉;《骂鸭》的故事是成年人的角度,论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重要性,增强吸引力可读性,既启人深思又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加强法制建设是增强规则意识的根本”,这个层次引用名言,从国家层面突出规矩的举足轻重,说服力强,让遵守规则呈现水到渠成之势。(每一层字左右,总数约字)
名师教你写主体
拿什么拯救你——规则?
1.首先,论证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规则是温柔的。小草……,浪花……,星辰……万物在无形中遵守着自然的规则。
规则是善良的。美国一位老妇偷面包的案件……。俗话说:法不外乎人情。规则中闪现的人性更显得温暖。
规则是公平的。高晓松……,范冰冰……,陈羽凡……,“房叔”“表哥”……。无论你是娱乐明星还是高管政要,都要接受规则最公平的审视。
2.其次,转折过渡。
但是,在行人“从容”闯过红灯,人们妄图“征服自然”的今天,规则似乎成了一位“糟糠之妻”,被人们弃在了脑后。那么,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规则?
3. ,诠释怎么做。
①孩子是这个社会 鲜的血液,规则意识应该从小树立。……若让孩子从小便耳濡目染错误行为,那么,规则意识的形成又何从谈起?
②一味放纵是违规行为的助推器,秉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原则。《聊斋志异》中题为《骂鸭》故事……无疑是会助长不良风气的。
③加强法制建设是增强规则意识的根本。古语有云:……。诚然,……在违规现象泛滥的今天,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建设来敲响社会的警钟。
第三步:结尾,字照应论点
高考满分结尾
结尾1:作用式——铺排列举话题的重要性,进而明确观点,发出号召,极具说服力,感召性。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是规则使我们的生活美满幸福,是规则使我们的经济突飞猛进,是规则使我们的社会井然有序,我们一定要谨守规则,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结尾2:借鉴式——化用名言警句或者诗词歌赋,增添文采和表现力。
我们都是奔波于浮世的小人物,自是比不了那些挥斥方遒的大手笔,但我们可以“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在红灯前多停留几秒钟吧!为路人开辟一条安全道路吧!积小流以成江海,积土石以成高山,守规需守心!
结尾3:整句式——句式整齐,短小精悍,可对偶、可排比,气韵流畅,淋漓尽致,达意充分。
你若心有阳光,请别留一隅黑暗。一滴水可汇成江海,一棵树能长成森林。莫让群氓泛滥成灾,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危行守正,坚定不阿,终有转变悖谬的一天。谨记,重视规则,做好自己,守望生命,美好生活。
结尾4:意境式——以特写镜头的方式结尾,巧妙设置画面,引发读者联想,犹如身临其境般,极富感染力、鼓动性。
行动虽细微,但却呈现着遵守规则的美好,就如一树花,悄然绽放,把香气悄悄散播世间。规则,多么美丽的生存智慧。抱着一颗感恩又自律的心,遵守社会的规则,让小小不言的行为如鲜花般向阳绽放。
结尾5:呼告式——写成“请……吧”或“让……吧”的祈使句式,这种结尾模式富有激情,挥洒自如,中心突出,立场明确,警示力强。
让我们都怀一颗优等的心,莫让规矩成为一纸风中的空文!
名师教你写结尾
拿什么拯救你——规则?
“让它(规则)自然含苞后完美绽放,并结成文明的累累硕果”“规则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比喻兼拟人修辞,生动形象,亲切可感,语言富有表现力,意蕴丰厚,感染力强。结构上照应题目“拿什么拯救你——规则?”明确、升华观点,再次回扣题干——“规则”话题。
不要在红尘纷扰中迷乱,在急功近利中失去规则意识。规则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等待我们把它贯彻执行,让它自然含苞后完美绽放,并结成文明的累累硕果。树立规则意识,撑一支长篙,向自然和美、社会和谐处奋力前行!
标题+开头+主体+结尾=一篇精彩作文
拿什么拯救你——规则?
小时候,我们遵守着家规;上学后,我们遵守着校纪校规;成年后,还有更多的社会法规等着我们去遵守。人生路上,规则始终伴随在我们身边、左右。
规则是温柔的。小草扎根于大地,浪花在海面上跳跃,星辰的眼睛从苍穹中下望……万物在自觉中遵守着自然的规则,一切都是是那么的温顺、和谐、美好。
规则是善良的。美国某州曾审理过一个老妇偷面包的案件,当庭长得知这名老妇是为了填饱孙子的肚子才行窃时,他肃然起敬,为老妇人失去的尊严付费。俗话说:法不外乎人情。规则中闪现的人性更显得温暖感人,令人万分敬重。
规则是公正的。高晓松酒驾入狱,范冰冰偷税被惩,陈羽凡吸毒被抓,省长、市长,“房”叔、“表”哥因贪污腐败纷纷落马。无论你是娱乐明星还是高官政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谁都要接受规则最公平的审视,众生平等,概不能外。
但是,在行人“从容”闯过红灯,我们妄图“征服自然”的今天,规则似乎成了一位“糟糠之妻”,被一些狂妄、矫情的人弃置于心外、脑后。
那么,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规则?
孩子是这个社会 鲜的血液,规则意识应该从小树立。大街上,不难看到父母与孩子在路口处僵持,孩子一边哭一边念诵着:“老师说红灯停,绿灯行!”小胳膊终是拧不过大腿,于是在红灯状态被家长强行带过了马路。若让孩子从小便潜移默化这样目无红灯的观念,那么,规则又何从谈起并遵守呢?
一味放纵是违规行为的助推器,应该秉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原则。《聊斋志异》中记录了一个题为《骂鸭》的故事:白某偷邻居家的鸭子吃,可是邻居老人一向宽厚,平常损失东西,从不表现于声色,即便知道了偷鸭子的是谁,也没有 时间追究,后来白某身上长出了鸭毛, 不得不向邻翁坦白承认,让他把自己痛骂一顿,鸭毛才褪落。这则故事以荒诞的手法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有了缺点或做了坏事,只有把它揭露出来,并痛加批评,才能真正改掉。老人虽出于善意,不对邻居偷鸭子的行为进行指责,但这种行为无疑是会助长不良风气的,看似爱人,实则害人。
加强法制建设是增强规则意识的根本。古语有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诚然,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法律来规范,个人的不良行为需要法律来纠正。在违规现象泛滥的今天,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律法制度,来敲响社会的警钟,以便督促人们更好地守法自律。
不要在红尘纷扰中迷乱,在急功近利中失去规则意识。规则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等待我们把它贯彻执行,让它自然含苞后完美绽放,并结成文明的累累硕果。树立规则意识,撑一支长篙,向自然和美、社会和谐处奋力前行!
此文紧紧围绕“规则”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庭长和明星事例形成正反对比,突出观点;从规则是什么到明确做法,层层递进,逻辑性强。“规则是温柔的”“规则是善良的”“规则是公正的”,句首中心句的段落布局使得阅读、批改轻松自如,让阅卷省时省力。巧用关联词,语言上既有理性的逻辑缜密,又富有文采和表现力。拟人、比喻、反问、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可为习作加分多多。综观全篇,现实性、针对性很强,材料丰富,表达严密,不少语句还富含哲理,增强警示性感召力。
三步之外:同题 文
没有规则,何成方圆?
习惯了在机动车道上骑车狂奔,从不把规则放在眼中;习惯了坐在 车中,把摁喇叭当作一种乐趣;习惯了把红绿灯当作摆设,大摇大摆闯过,无所忌惮。当我们的陋习恶习成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我们的生活又有何规则可言?
杨澜曾说过:“人生的 意义就在于为自己建立人生坐标。”纵使不能如范仲淹般那样,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的坐标,至少我们不能有“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别家瓦上霜”的自私自利;纵使没有小蚂蚁那种团队精神,至少我们不能有如同郭美美般的唯利是图,欲壑难填;纵使没有古道尔般对猩猩的热爱,至少我们不能成为杀害动物的刽子手。给自己的人生建立一个坐标系,让规则成为人生的导航标,约束我们的言语、行动。
一则寓言故事中鱼对水说:“你在我眼里。”水对鱼说:“你在我心里。”多么温馨美好,简直可以与水尤清冽的小石潭与往来翕忽的鱼儿相媲美。可是,随着那些唯利是图的企业家、工厂主把排污管通向河中,当一片清澈见底彻底变成“牛奶池”时,纵使水再不舍,鱼儿也终会无奈离去。而这一切,都源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对自然生命的轻视,对规则破坏后恶性影响的视若无睹。试问,在这种无规则状态中生存,我们又何以成方圆,何以实现内心的目标、理想、梦想?
当苏丹红遍及食物,让我们睹“红”惊心;当三鹿奶粉危及婴幼儿,却只因利益诱人;当毒豆芽一点点蚕食健康……当这样的社会呈现在眼前,规则似乎已离我们好远,在现代人干涸的心中剩下的或许就只是追名逐利罢了。为了名利,人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破坏规则;为了名利,人们又可以瞬间转换身份成为冒牌的自然保护大使。如果一个连规则都不能遵守的人,又何以建立自己的方圆,让自己的梦想一一实现?
试问,中国式过马路又何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中国式接孩子又何以对幼童言传身教,启迪终生?中国式旅游又何以令中国古文物永存于世?诚然,没有规则,不成方圆。
本文立意深刻,条理清晰。开篇从日常错误行为入手,典型、点题。得力于排比、反问、比喻、对比、引用等修辞,语言富有文采。杨澜、郭美美、古道尔,寓言故事、苏丹红、三鹿奶粉、毒豆芽等事件……丰富而典型的事例信手拈来,不仅充实了论据,增强了说服力论辩性,从中可见作者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和不俗的语言功力,因此这是一篇颇有韵味和深意的作文,值得每一位考生品读借鉴。
漠视规则,谁之殇?
莱蒙特曾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秩序各就各位。”孟子亦有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则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亭台楼阁,它就在我们身边,抬眼可见,触手可及。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则如一位严正的法官,评判着每个人的言行举止,每个国家的处事举措;规则如一架天平,它绝不故意地偏袒一方,也不带有成见地过分恣意惩处。规则衡量着国民的素质与良知,帮我们纠正、调整着偶尔偏离的航向或轨道……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怎能使国家海清河晏,屹然崛起,跻身于强国之列?如果一个军队没有严明的军规,怎能做到屡战屡胜,所向披靡,雄霸于四方?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家规家训,怎能做到其乐融融,怡然自乐,家和万事兴?故而,莫要无视规则,莫要逞能任性,莫让前行的步伐太过洒脱不羁。
规则意识体现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秩序的维持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日本的道路十分狭窄,所谓的国道只有上下两条车道,在其上安排的赛车场景蔚然壮观,却不用一个维持秩序的警察,也没有看到一辆车从空荡荡的下行车道向前超速行使,甚至没有人鸣笛催促前面的车辆。一百多公里的大塞车,竟然临“窄”不乱;七八个小时的等待,竟然不急不躁。如此坚守规则的民族,真是令人可敬又可怕。
规则一旦约定俗成,就必须重视,并严格遵守。
朗德纳克率领军舰从英国偷渡到法国,由于炮队长没有把 一门大炮固定好,炮身在暴风雨中随着颠簸的舰身翻滚,幸亏炮队长挺身而出,制服了这个钢铁怪兽。在欢呼声中,朗德纳为炮队长带上奖章的同时,厉声说道:“把炮队长拉出去枪毙!他的勇敢应受到奖励,然而他的疏忽差一点就毁了这条军舰,必须严惩不贷。”
“规则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我控制。规则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 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阿米尔如是说。
反观当下中国,人们乘上“经济发展”这辆高速列车,奔波于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丛林中,规则意识早已淡化或者消失不见。无视他人利益和规则,以自我为中心已成为一些国人的信条。于是,我们的行为和现象大都被打上了“中国式”的烙印。中国式过马路,方便了个人,却拉低了国民素质,终究会自食苦果;中国式企业,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商场超市,几乎无处不在;中国式饮食,有害添加剂花样频出,令人防不胜防……
无视规则,失去良心和道德,破坏了生存空间,不仅伤了未成年孩子,最终也害了自己。试问,地球上 有高级智慧的生命——人类,居然明知故犯漠视规则,情何以堪?
人世间,一切都有法度,一切皆有规矩,莫让私心杂念放任自流,把控了原本善良的心。莫让漠视规则的行为成为永远的伤痛!
语言富有文采:引用名言,增强底蕴;铺排反问,增强力度、气势;比喻修辞,说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假言对比,突出观点……
正文分析问题部分采用中心句总领过渡法,论点鲜明,从自然到人类,从国家到个人,无所不包,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层次清晰,行文自然,结构严谨。朗德纳克事例,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启人深思。名人名言既能衔接过渡,又可丰富文本内容,增强说服力可信度。从反面铺排、列举大量违规越矩事例,发人深省。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画龙点睛,深刻透彻。结尾段收束全文,从反面加以警示并明确做法。
稻草定律:人生价值,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现代文阅读,梁晓声《清明》
改革背景下的高考作文——路在何方?
古诗文阅读教学:文言文+诗歌鉴赏复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