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八达岭 >> 八达岭优势 >> 正文 >> 正文

小厕所,大民生,回顾北京人的厕所革命

来源:八达岭 时间:2022/12/20
北京荨麻疹医院那家好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410/8833311.html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这个供人们“方便”的小小处所,不仅代表着城市的文明和形象,更是保障人民卫生健康的重要一环。您知道吗?在奔小康的路上,北京为这桩民生实事曾掀起几次改造厕所的热潮,每一次都实实在在地拉高了北京城乡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大规模改造公厕掀起高潮

上世纪90年代,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南口,一辆“退役”汽车改造的公厕为逛街的群众提供如厕服务。

解放前,分布在北京城区街道上的公厕有座,大多由草席围成,非常简陋。其中,砖砌较正规的公厕仅有83座,还全部是死粪坑。

年12月25日,《北京日报》1版

解放后,北京市政府在大街小巷修建了上千座公厕,受到市民的赞扬,被誉为人民政府的德政。以年市公共卫生局新建的近20座公共厕所为例,这批新公厕分布在崇文区营房半截街、磁器口西河槽、下四条、东柳树井,宣武区仁民路七圣庙、香炉营头条、天桥公平西市场、东枣林街、教子胡同南口,西四区西直门北礼士路、西直门内、果子市,西单区羊肉胡同、新华街后细瓦厂,东四区东四八条、德外冰窖口等地,都建在了劳动人民居住的区域。这些地方过去有的虽有公厕,但容量太小,有的是露天厕所,影响环境卫生,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厕所,居民大小便要跑出一二里路。(年10月21日《北京日报》2版,《新建公厕二十座月底可全部完工》)

年10月21日,《北京日报》2版

年,北京开始大规模改造公厕,推广使用真空吸粪车清运粪便,将旱式公厕改造为水冲式公厕,掀起了一个放下粪桶、改造公厕和户厕的高潮。经过10年的努力,至年,全市城区公厕大多已改成水冲式厕所,并且汽车抽粪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方式,北京几百年来人工背粪的历史也因此宣告了基本结束。据统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共兴建街坊厕所多座,改造户厕座,使北京的公厕有了历史性的进步。(年12月25日《北京日报》1版,《公厕革命与文明工程》)

旅游景点率先解决厕所问题

年4月2日,《北京日报》5版

改革开放初期,北京旅游事业大发展,来自国外的游客成倍增长。但是厕所的软硬件升级却远远不能与国际接轨。当时外宾形容夏天如厕有四步曲:“哭、跳、笑、叫”。一进公厕,臭味扑鼻刺眼,不禁泪涌,曰哭;入得厕所,地面不平,积水并有污物,只能跳到坑位,曰跳;入位方便,坑位间无挡板,如厕人彼此面面相觑,不禁苦笑,曰笑;突见地上有蛆虫蠕动,欲爬上裤脚,不禁惊叫,曰叫。当时公厕成了旅游的一大障碍,外宾对公厕的投诉很多,意见很大。(年4月2日《北京日报》5版,《北京的公厕亟需一场革命》)

年,建在动物园内的一处试点公厕。王小宁/摄

对此,市委、市政府及旅游部门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办法。从年开始的三年里,本市各大公园共计新建和改造公共厕所多座,初步改善了公园厕所的卫生状况。

年1月20日,《北京日报》1版

等到了年,动物园、北海、颐和园、天坛、香山卧佛寺、碧云寺、长陵、定陵、八达岭、雍和宫和历史博物馆等重点游览点,都建了一批标准较高的厕所。新建厕所设计新颖、美观,内部装修比较讲究,设有洗手池、隔断和门、挂衣钩、整容镜以及通风保温设施等,并设专人管理,做到清洁、整齐、无异味、无蚊蝇、无污物,同时提供卫生纸、香皂、擦手巾等,游人交费使用。(年1月20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旅游点建成一批标准较高厕所》)厕所少、脏、味儿的问题,在重点旅游风景点已经不存在了。

本报主办全国首个公厕设计大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北京市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可公厕问题却拖了人们大步奔小康的后腿。为了改造厕所,北京市政府从年到年的投资总额达到了余万元,各区县政府也投资近万元。北京用这些钱共建了上千座厕所,其中三类以上公厕多座。但是与当时北京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相比,还是远远不够。

当时,北京市由环卫部门管理的公厕共有6多座,如果从数量上讲,北京的公厕已堪称世界之最。但是,这6多座公厕的设施标准低,分布也不合理。

国家建设部关于公厕的四类标准是:一类、二类要做到有独立便器、洗手池、整容镜、全天保洁、专人管理。三类、四类是沟槽式,有隔挡设施的为三类,无隔挡的为四类。年时,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达到三类以上标准的公厕只占总数的10%,其余都是极为简陋的四类甚至不上类的公厕。而且,只有不足30%的公厕位于街道和公共场所,其余70%以上分布在胡同和街巷内。如著名商业街西单北大街,平均每天购物人流10万人左右,街面上却只有一处公厕,每到购物高峰时间,候厕人流拥挤不堪。居民区公厕状况同样不容乐观,胡同里的居民早晨上厕所排队是常有的事。(年10月14日《北京日报》1版,《文明工程启示录》)

年8月8日,《北京日报》1版

为集中社会智慧使北京公厕有较大改观,年8月,北京首开先河,举办了国内第一次公厕设计大赛——由北京日报社和北京市规委、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等9家单位联合发起并主办的“首都城市公厕设计大赛”。(年8月8日《北京日报》1版,《首都城市公共厕所设计大赛拉开序幕》)大赛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参赛作品,掀起了北京“公厕革命”的热潮。

年5月10日,《北京日报》1版

设计大赛结束后,获奖的设计方案迅速落地,从图纸变成了京城大街小巷和公园绿地的一批现代化新型公厕。年底,位于西城区西四北头条、丰台区左安路、东城区五四大街、海淀区长征饭店西侧等地的38座现代、新颖的试点公厕陆续建成使用。当年,本市公厕改扩建有了长足发展,新投用三类以上标准公厕座。这些新公厕大都外观新颖,设备齐全,卫生保洁度高,很好地满足了北京市民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后对城市文明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新要求,深得居民称赞。(年5月10日《北京日报》1版,《千余座标准公厕投入使用》)

年,东城区建成了一批上档次的公共厕所,厕所内自动冲水器、烘手器、穿衣镜齐备。吴强/摄

“厕所革命”助农家健康奔小康

上世纪90年代,京郊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获得迅速发展,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好了,先后盖起了新房,铝合金门窗、彩电、冰箱、电话,很是现代化,可屋外的厕所还是老样子,在院子一角用砖围个圈、修个露天的坑,又脏又臭。怎样才能改变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状况,让农民真正过上卫生健康的新生活?

年,大兴长子营乡党委、乡政府设计出了适合农村使用的“双瓮漏斗式”厕所,并在河津营村20多户农家搞起了厕所改造试点。

年8月12日,《北京日报》1版

在农家新建的厕所前,来参观的村里人挤得满满当当。人们看到,“双瓮漏斗式”厕所是用砖建成的一座小房,还有金属门窗,房子里面的墙上都贴着白瓷砖。最关键的厕所构件,则是由漏斗式便池、前瓮后瓮、过粪管和后瓮盖组成,密封度强。这样的厕所没臭味,也没有蚊蝇孳生。人们边参观边高兴地说,真没想到,如今咱农民也用上了“高级”厕所。(年8月12日《北京日报》1版,《河津营村农民用上新式厕所》)

年,顺义李各庄乡农民也在全县带头搞起了“双瓮漏斗式”厕所改造。到当年6月,顺义已有0余户农家完成了改造,“卫生厕所”建成率达到80%以上。(年6月7日《北京日报》6版,《顺义初级卫生保健跻身全国先进》)

年8月7日,《北京日报》6版

年,顺义沿河乡南庄头村号召村民修建水冲式厕所,并对修这种标准厕所的村民每户补助元。很快就有40户村民修了水冲式厕所,在全村引起很大震动。不少村民都表示,等到秋后建房的好季节,先建水冲式厕所。(年8月7日《北京日报》6版,《农家生活上档次“厕所革命”进村庄》)

厕所改造,不仅使京郊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而且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据本报1年5月16日8版《京郊建成个卫生村》报道,本市农村已建成无害化厕所28.5万座,80.5%的农民享受上了卫生厕所。而且,因为卫生水平的提高,农民中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农村儿童蛔虫感染率下降29%,越来越多的京郊农家更健康地过上了小康生活。

消灭旱厕带火京郊民俗游

新世纪以来,厕所革命给京郊农民带来的就不仅是卫生健康的大提升了,它让农民的家庭收入也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年7月2日,《北京日报》12版

延庆区千家店镇秀水湾村地处北京的生态涵养区,这里天蓝、水清、山绿,但是发展旅游却被小小的厕所卡了脖子。2年的千家店,公路两侧遍布着农家的厕所,环境脏乱,气味难闻。要搞旅游致富,先得革了旧厕所的命。厕所进家,旱厕变冲厕,亮出了青山秀水,村民卢宝琴在全村第一个搞起了民俗接待。几年下来,家里买了小轿车,还打算给两个儿子在城里买房。“前几年我们两口子跑运输,一年辛苦到头还得追着别人要钱,现在是别人揣着钱往我家送,没法儿比。”卢宝琴笑言。(年7月2日《北京日报》12版,《千家店兴起“改厕所”》)

官地村位于闻名京城的怀柔区“虹鳟鱼一条沟”,八成村民经营“农家乐”,是京郊“农家乐”第一村。走进民俗户杜桂凤的家,客房内电视、空调、席梦思床一应俱全,还有独立的卫生间,与宾馆的“标间”别无二致。

5年10月13日,《北京日报》2版

“虽说咱经营的是‘农家乐’,可有些农家的东西城里人还真接受不了。比如厕所吧,农村的旱厕,城里人一见就皱眉。如今,咱家里住的和城里一样,客人没有不说好的。”杜桂凤告诉记者,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家里的客房天天爆满,纯收入近万元。(5年10月13日《北京日报》2版,《山村里有了城市味儿》)

6年,平谷区政府为兴隆口村免费改厕,民俗户马翠清头一个报名,还自己另掏了0元,把厕所里外装修了一遍。“早就想改!”自打搞起民俗旅游,马翠清发现,院外臭气熏天的露天旱厕不改不行了。“上过一回厕所,好多客人就再也不敢上我家吃饭了。而且厕所脏,苍蝇蚊子就多。一只苍蝇可就损失我一盘菜钱!”(6年10月13日《北京日报》6版,《平谷5万农户用上水冲厕所》)

年,包含母乳室和家庭卫生间的多功能卫生间在北京越来越多,为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带来方便。图为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北侧的“兴舍”公厕。武亦彬/摄

今年,为高质量地实现全面小康,北京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年内将达标改造农村公厕座、户厕2万户左右,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公共卫生厕所将达到三类以上标准,98%的户厕达到卫生厕所要求。(年4月21日《北京日报》2版,《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任务确保如期高质量实现全面小康的行动方案》)

小厕所,大民生。在京郊农民奔小康的路上,祖祖辈辈用的旱厕变成了水冲式厕所,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民俗旅游风生水起,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原标题:北京人的“厕所革命”)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黄玉迎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