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八达岭 >> 八达岭优势 >> 正文 >> 正文

长城与地理景观环境的交互性,关于长城最有

来源:八达岭 时间:2022/5/11
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其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甘肃等15个省区市。历代长城的位置、走向和修筑均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而长城在自然地理上的作用表现也举足轻重。地理景观环境对长城的影响历代长城位置走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各个时代长城的修筑情况来看,长城的位置、走向、城墙形式与长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关联十分紧密。历代长城都是将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河流围括在国土之中,将水草丰美的地区、水源、绿洲和牧场等控制起来,这样既可以发展成为自己的屯田区,又使得敌人在这些区域难以生存。在山地地貌的情况下,长城内侧尽量选择坡度相对较缓的地段,而长城外侧则尽量选择沟谷纵横的险峻高坡,以构成易守难攻的防敌屏障。秦长城边界及走向与自然地理的关系秦始皇修建的长城西起岷山临洮县,向东跨过辽阳市,直至鸭绿江边。在甘肃境内基本是维修和连接了秦昭王长城。秦长城在西北地区的修筑基本是沿着渭水、径水流域的北侧,依山岭走势,其目标是将渭水、泾水控制在长城的内侧,而在宁夏固原县和内蒙古包头市境内多半修筑在山峦北坡。因坡取势的同时,长城多途经交通要塞,为加强防守,曾设障碍物。总之,秦长城是沿着地形地貌此起彼伏,或在河谷之间穿梭,或在山脊上蜿蜒,曲折前进。图1.1-1秦长城分布示意图汉长城边界及走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汉代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匈奴的防范,将烽隧和城障修筑在更边远的地区。西汉将长城修筑到了大漠以北,最西端已经进入了新疆的罗布泊地区。同时,汉代长城把甘肃河西走廊的大片绿洲纳入了长城内侧。在甘肃额济纳河下游三角洲地区的东、西两侧,分布着大量的汉代城障和烽隧,而北部则利用居延海、素嘎淖尔、嘎顺淖尔形成天然屏障,南部则通过建造肩水都尉将额济纳河的绿洲全部包围起来。可见,汉代长城在西北大漠地区的修筑采取了尽可能地控制戈壁中的绿洲、水草地带,从而断绝匈奴生存依赖的策略。图1.1-2汉长城分布示意图明长城边界及走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明代长城修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结合地形地势加强了信息传递及纵深防御能力,使军事组织与协同作战能力得到强化。在许多重要防御地段,明代长城修有外边、次边、内边多道城墙,这种多道防线的长城在北京、内蒙古、山西均有分布。由内到外三道防线层层设防,加强了对疆域的保护。明代长城的修筑也是利用山河之险以为城,遇山峰就以险峰为墙,逢河谷便以水为障。很多华北地区的明长城都修筑在崇山峻岭之间,利用悬崖绝壁建山险墙或利用陡峭险峻的山岭人工削成劈山墙。同时,在高山顶上修筑烽火台,以山险形成天然屏障。明代修筑了大量烽火台,其选址更是与地形地势密不可分。高且陡峭的山岭上的烽火台可眺望很广阔的区域,因此一般很远才设有。而在平缓的地带,烽火台则修筑得比较密集。在八达岭关城外山地与盆地交接的地带就有间隔米一字排开的几十座烽火台。图1.1-3明长城分布示意图不同区域长城选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长城是以防御为主的军事设施。由于它所跨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多样,根据“因地制宜,因险制塞”的原则,其走向及选线受到了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巧妙结合也是长城建筑地域性的重要体现。因为修建长城是主要考虑山地、丘陵、高原等形态,故而地形地貌对长城的影响最为深刻。图1.2-1长城分布省份示意图西北荒漠地区长城的走向及选线(甘肃省)在沙丘覆盖的荒漠地区水草极为丰沛,土地肥沃的地区成为长城所要守卫的范围,所以汉代长城为开拓疆土,将长城修筑在了大漠以北,把甘肃河西走廊的大片绿洲纳入长城内侧。甘肃酒泉东北的居延地区,沿弱水两岸及居延海周围,是一片宜农宜牧的绿洲,而周边其它地区则以戈壁、沙漠为主,植被稀少。弱水东侧的大沙漠和西侧的北山山脉构成了远控大漠、卫戍贺河西的天然屏障,而弱水成为由蒙古高原到祁连山北麓丰美草地的南北通道,是匈奴进入河西走廊的咽喉之道。若控制了弱水两岸就是控制住了自漠北而至河西、西域之通道的要冲。于是汉代筑西塞,沿弱水两岸修了一条长城烽燧线,后来又加筑起障塞亭燧,使居延海这一带成为汉军的一个前方基地,由于这里宜农宜牧的自然条件,很快成为西汉边塞屯田的一个中心,牢牢控制了深入蒙古大漠最便捷的路线。黄土高原地区长城的走向及选线(陕甘宁地区山西省)黄土高原也是长城经过的主要地形环境。黄土高原在一组缓坦的地面上,黄土层堆积厚度各地不等,一般为50~80米,有些地区可达多米。由于黄土土坡十分疏松,加之该地区多暴雨,故而水土侵蚀、流失严重,造成了黄土高原上沟壑密布的景象,形成了众多的塬、梁、峁、川等特殊地貌。黄土高原地区的长城多修筑在连绵山坡上,沿着起伏的山坡蜿蜒爬行,但是并不选在高大的山坡修筑,而是将城墙修筑在低缓的山坡上,这样就形成了两道防线,即外侧的高而陡的山坡和内侧的城墙,同时蜿蜒起伏的城墙上每隔一小段距离就修筑有马面(墙台)。长城还经常选择地形高峻、侧坡坡度大、长城内外地势高差大的峁、梁顶或山岭坡脊等地修筑,沿山坡的坡脊采用堑削的方法,形成较为高大的城址。图1.2-2黄土高原范围示意图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长城的走向及选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是一丘陵地区,在这里,长城首先占领着地势较高亢的山梁(多为几条不同流向的河流的分水岭),然后再由其间的梁上互相联系起来。丘陵多、梁多,适宜于建筑设施。因此,这里的长城就具有居高临下的特点,利于防守。华北平原地区长城的走向及选线(京津冀地区)我国的华北平原也是长城途经的主要区域,这个区域内有很多条河流的干流或支流经过,以河为险成为平原地区长城与地形结合的原则之一。同时,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既利于农业生产,又利于牲畜的繁衍,很多修建在平原地带的长城都将其防线拉长,将沃土收归其内,长城在这一地区的走向基本是沿着平原和山地两种地形的分界线而修建。图1.2-3华北平原范围示意图辽东丘陵及平原地区长城的走向及选线(辽宁省)在高山、丘陵等错综复杂的地形环境下,长城的修筑更是根据具体的环境略显不同,体现了明显的“以地选型”的原则。如辽宁省建平县一段保存很好的燕长城,其走向说明了长城对于地势的巧妙选择。它避开交错的高山峡谷,将长城修筑在山南面交通便利的丘陵地带。长城北面为沟谷纵横的险峻高山,对于防御游牧民族的骑兵,是一道很好的天然屏障。长城的修筑与地理环境变迁的关系修筑材料的选择长城位置和走向的选择是基于对周边地理环境的综合考察。而长城砌筑方法、结构构造、修筑材料更是建立在对周边环境场地的理解上。是“以地选型,因地施材”的典范。很多地段的长城材料独特,都是受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而产生的。在多山石地区,长城采用石块砌筑;在取土方便的地区,就以黄土、碎石为材夯筑而成。在内蒙古固阳境内的秦长城利用山上的片石垒砌,顶面最宽两米,内侧地势高形成步行道,到了谷地,没有了山石就用夯土,再上山又用片石,用材十分灵活。进人沙漠戈壁地貌的汉代长城,由于没有土、石,更没有砖、瓦,修筑长城就利用这里的多种天然植物,如沙漠中特有的芦苇、红柳等。在重要的军事防御地段,长城的修筑采用砖石合筑起高大坚固的城墙,结合高山峻岭、谷沟壑构成坚不可攻的屏障。在长城穿越河谷的地带,有的时候以沟堑代替墙体,有的在河谷一侧加筑一段平行的墙壁。而在两山之间则采用天然石块砌成石墙,形成“石门”。修筑方法的改变随着地理环境和朝代的变迁,长城的砌筑也有变化。甘肃境内秦长城的遗址旁可见到用来导流雨水、保护城墙的陶制瓦。然而,这种做法只在秦始皇时代的长城使用过。这告诉我们,长城周边自然环境是在变化的。随着山体植被的逐渐破坏以及地区性生态环境的改变,局部气候也随之改变,降雨量减少,从而导致这种为了排水而设计的构件消失。这也说明长城的修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复制,而是根据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有所改变。长城面临的环境问题现代化设施建设的破坏很多地段的长城在道路、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下,被损坏或失去了原有的历史环境面貌。长城被公路穿过的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建筑也因公路的开通建到了长城的边上。图1.2-3华北平原范围示意图旅游开发的破坏经过历史的锤炼,长城经过人工造物美与自然造物美巧妙的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在长城比较容易攀登的地段,常有未经批准就开放接纳游客、未经批准就将残损的长城重新翻修的事件。图1.4-2游客爬到长城顶拍照农业耕种及放牧的破坏在丘陵地区和环境较好的地段,一些长城段虽然没有作为旅游景点向社会开放,但也不同程度受到了生产生活的影响。例如长城被开垦耕种的情况很多。长城的环境正在被现代化的生产一点一点地吞噬,使得长城本体和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放牧长城及相关环境的保护策略图1.5长城及相关环境的保护策略树状图长城在地理景观环境的表现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mm降水量线与农牧分界线农耕和游牧民族长期在“mm等雨量线”附近对峙,形成农牧交错带。“mm等雨量线”是我国半湿润与干旱气候的分界线,又是农耕区和不足于发展农业的草原区的分界线。农耕民族曾经不止一次地突破“mm等雨量线”,但并没有在草原地区建立长期的有效统治。游牧民族也曾入主中原,但在取得农耕区后迅速地转化为农耕民族,并与草原新兴游牧民族在“mm等雨量线”附近形成新的对峙。图2.1-1mm等降水量线、农牧分界线与长城农耕民族为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和骚扰,在“mm等雨量线”附近修建人防工程——长城,从而形成“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廓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鱼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现象。随着“mm等雨量线”的移动,游牧农牧交错带和长城也随之移动。在中国历史上气候曾发生冷暖的周期性波动,这导致“mm等雨量线”也随之波动,并引起草原与农耕区的交替南推北进,长城也随之南推北进。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暖温带中温带与冬小麦春小麦种植区分界线1、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我国根据≥10℃积温?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个独特的?藏?原?候区。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即是长城一线。2、冬小麦种植区和春小麦种植区的分界线: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主产区集中在山东、山西、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图2.1-2暖温带中温带分区和冬、春小麦分界线与长城3、暖温带和中温带的自然条件及农作物制度:表2.1-3暖温带和中温带的自然条件及农作物制度示意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中的第二大高原,狭义上位于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东经°附近。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狭义上的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以长城为界。图2.1-4内蒙古高原于黄土高原分界线与长城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力”的平衡带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考察长城地带,可以认为,它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相互对峙、较量形成的平衡带。在长城的发展历史中,攻、守双方经常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民族或诸侯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则集中表现在中原农业文化区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区之间的矛盾与对抗。两者之间大体上以大兴安岭一燕山一阴山一祁连山一昆仑山为划分界线。中国中原地区的历代统治者,为了防范居高临下的游牧民族的冲击,为加强原来不太高的燕山、阴山及黄土高原等自然阻隔,都不惜耗巨大的人力、物力,不断兴建、加固长城。这条人工修造的万里长城因此发挥了分隔两个政治单元的功能。今日长城的地理意义新中国成立后,长城作为领土扩张和防御的军事设施的作用已不复存在,兄弟民族之间的千年干戈己化为玉帛。但是长城在地理上许多界线指标意义仍然存在,它仍然是许多地理事物的敏感地区。1、长城地带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使之成为一个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带。长城地处季风区向非季风区、半湿润向干旱、高原山地向丘陵、平原的过渡区。其地理环境特点是:①雨量不多而时空变率大②地表径流贫乏,而水量变化多端③平原少,沟坡地多,缺乏灌溉条件,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④多大风,土地易沙化2、长城地带是农业生产上的一条重要界线。长城既是雨养农业与绿洲农业的分界线,还是冬小麦与春小麦的分界线。3、长城地带是我国农、牧业生产的分界线。长城地带作为农牧业生产的交错地带,实际上是农牧业内部结合差、农牧关系矛盾较多的表现。农牧业在空间分布上是分离的,汉民族聚居区以农为主、少数民族聚居区则以牧为主。为了充分发挥长城地带草原牧业优势和少数民族带来的牧业经验,应正确处理农牧矛盾,今后生产的方向应以牧为主,农牧结合。长城美景长城线的地理意义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公里,约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1.长城地带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使之成为一个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带。由于这里地处季风区向非季风区,半湿润向干旱,高原山地向丘陵、平原的过渡区,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是雨量不多而时空变率大;地表径流贫乏,而水量变化多端,有些河流常年无水,但偶发洪水则极易成灾;平原少,沟坡地多,除黄河、西辽河沿岸局部平原及少数山间盆地外,多数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地,缺乏灌溉条件,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多大风,土地易沙化。水蚀、风蚀交错,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为特色的土地退化过程。因此,长城地带宏伟的建筑与强烈的风蚀、水蚀同样闻名与世,引起国内外许多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