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通车运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出国去看看,与日本的新干线、欧洲的欧洲之星等老牌高铁对比,还就是咱中国的高铁牛!”前者出自詹天佑之感慨,后者是京张高铁通车运营的新闻下一网友留言——这或许可以看作是跨越一个多世纪的魔幻般对话。在同一个起点和终点,从北京到张家口——年,詹天佑主持建成了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年后的今天,在京张铁路旁边,世界上第一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建成运营。从1.0时代到2.0时代,往返于京张线上的火车轨道,深深刻画出我国工业发展的年轮。01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是谁?我在哪?北京和张家口的手机信号可能会疯!”“我在北京北站送朋友,朋友都到张家口了,我还没回到家。”高铁开通首日,网友们热情地安排上了对高铁时速的花式夸赞。以往,北京到张家口的火车多为3.5小时车程,见站就停的绿皮车晃荡上五六个小时,也是家常便饭。如今,京张高铁冠以“设计时速公里的有砟轨道高速铁路,世界上第一条设计时速公里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等名号,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至1小时内,让人兴奋地有点找不着北。02“颜值”在线,“智商”无敌“黑乎乎的铁疙瘩”,这是人们对京张铁路通车时所使用的火车头摩尔机车的直观印象。如今,京张高铁奥运版涂装“瑞雪迎春”和“龙凤呈祥”惊艳众人,普通版黑黄相间的涂装,被夸又萌又帅。而高铁的“高智商”更是一大亮点。京张高铁从车站到列车,以及服务,都运用了诸多先进技术,能一证通行、刷脸进站,能自动驾驶、自测运行状态,还能根据天气、环境等因素调节温度、光线、压力等。“智能京张”集中展现着我国铁路发展的最新成果,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等行业在实践中也锻炼提升,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高铁的领跑优势。03技术赋能,高山变通途龚先生作为河北张家口人,无数次往返京张。曾经,最令人头疼的就是不停地数隧道。从北京到张家口,大多数火车由北京西站和北京站始发,走“丰沙线”,途径丰台、石景山进入张家口。这条线最显著的特征是穿越崇山峻岭,隧道数不胜数。在高山深涧中穿行,几乎全程没有手机信号,只能数隧道,熬时光。有人说,隧道有71条,有人说有67条,没人数得清。隧道,是京张铁路和京张高铁不得不说的亮点工程。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设计了“竖井开凿法”,快速又巧妙地贯通八达岭隧道——两支队伍从山体两端同时相向凿进,一条队伍从山顶中间向下垂直凿进,凿到一定位置后,再分成两支小队各自与外面的队伍相向凿进。今天,京张高铁建设者研发了世界最先进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建成了世界最大埋深、规模最大的暗挖地下高铁车站,同步推进实体铁路和“数字铁路”建设……百年间,变化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奋发图强的精气神。04筑路,更是筑梦我国那么多条高铁线路,为何京张高铁引起轰动?京张铁路从苦难岁月驶来,见证过贫苦与战火岁月,如今承载着诸多世界第一的高科技,向辉煌飞驰。这是国人奋力拼搏,于不甘落后中挺直脊梁的征途。一百多年前,中国大地上修建了11条铁路,没有一条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铁路的起点。现在,我国的高铁技术领跑世界,到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5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稳居世界第一。筑路,更是筑梦。从同一个起点到同一个终点,年时光,一头连着历史,一头引向未来。对百姓而言,回家的路更顺畅了。对民族而言,强国复兴的梦更清晰了。正如网友“miss韶”所言:“旧貌换新颜,京张智能高铁飞驰过山峦,穿越山口隧道。跃迁的交通方式,成为见证历史的一面面镜子。不管你承不承认,这就是这片大地擘画的最靓丽的画卷。”“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中国铁路之强,如詹天佑所愿。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