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清晨,长城脚下的八达岭烈士陵园内,松涛阵阵,哀乐低回。八达岭镇中小学生胸前佩戴小白花,向延庆烈士纪念墙敬献花篮。纪念墙于去年8月建成,今年迎来首个清明祭扫高峰。
烈士墙长6米、高3米,坐落在八达岭烈士陵园内。名烈士的名字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整面烈士墙上,实现了延庆籍和在延庆牺牲烈士的全覆盖。这名烈士中,有名只有档案记载,没有任何实体纪念形式,而且有详细安葬地的仅有名,其他烈士安葬地不详。
王领弟的父亲王希生烈士,就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只留下一个名字。父亲牺牲的时候她还是个孩子,这么多年了,陪伴她的只有一本父亲的烈士证。听说区里为所有烈士建了一面纪念墙,王领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过来了,“毕竟我爹除了一个名字什么都没有,没想到真找到了。”72岁的王领弟站在延庆区烈士纪念墙前,深深鞠了一躬,“爹,我来看您了,往后我还会带孩子们来看您的。”
延庆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把延庆籍和在延庆牺牲的烈士英名全都镌刻到烈士纪念墙上,让那些只有档案记载却不知安葬在何处的烈士都能够“回家”。
从今年起,全区中小学生每年清明节都奔赴全区22座烈士纪念设施为长眠的烈士扫墓。
相关新闻
八达岭陵园拟推“家庭葬”
一种新型的节地安葬方式今年将首次在八达岭陵园试点推出——家庭葬。家庭葬又称“合葬”,墓穴一般为1平方米到3平方米,可以安葬6位到20位亲人,比普通墓穴节地10倍。昨天,延庆八达岭陵园举办“节地生态安葬安全文明祭扫”清明祭扫宣传工作,首次公开宣传“家族生态合葬墓”安葬方式。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去年10月,首个家庭合葬墓穴已在八达岭陵园落葬,而这个家庭合葬墓可安葬20位逝者。
八达岭陵园家庭葬的墓园已基本设计完成,位置就在陵园主路旁,环境优美,有浓郁的欧式风格,提供中英文两种标识,比如墓园小广场上用英文书写着“一个家庭的回归”。据悉,家庭葬墓园一期可提供60个葬位,目前专用于家庭葬的骨灰罐和地上标识物正在设计中,今年将正式推出这一安葬方式,费用预计与双人墓穴相仿或略高。
日前,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合葬”是一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意见明确提出,在火葬区“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民政部表示,合葬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约耕地,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大家通过殡葬维系家庭建设,维系家庭血缘凝聚力的作用。
缅怀先烈
昨天,在丰台云岗孟凡章烈士墓,百余名中小学生、航天科技工作者、云岗街道党员干部向烈士墓献上鲜花,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年1月15日,孟凡章为了抢救一辆装满军用物资的火车,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壮烈牺牲,年仅18岁。中共北京卫戍区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批准他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