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八达岭 >> 八达岭发展 >> 正文 >> 正文

梧桐听雨卢晓霞登八达岭长城

来源:八达岭 时间:2022/6/3

作者简介:

卢晓霞,男,湖南汨罗人,笔名华野、方明等,诗人,散文家,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曾在《参花》《剑南文学》《西江月》《桂林日报》等刊报上发表多篇诗歌和散文。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防御工程。我以前只是在书本上接触过一些与长城相关的故事及诗文,如秦始皇为防御北方匈奴的进攻而修万里长城啦,孟姜女哭长城啦,明代重修长城啦,长城沿线抗战啦,《饮马长城窟行》,“万里长城人未还”,“不到长城非好汉”等。由于我是南方人,长大后又一直在南方读书和工作,所以很少有去长城游玩的机会。去年,我考上清华大学博士,来到了向往以久的北京。今年三月初的一天,我终天找到一个机会去登八达岭长城。

那天一大早,我就吃过早饭,穿上运动鞋,带了点食物、矿泉水、钞票等,骑车至S2线清华园站。S2线是近几年修的一条从西直门站到八达岭长城的旅游专线,票价也便宜。不过,清华园站很不容易找,我是用手机百度好然后对照地图才找到的。我买好票,就站在站台上等候列车的到来。站台上的乘客不多,约有4、5个中年人,3、4个学生。二十多分钟后,车来了。我上了车,但找不到座位,只好站着,一直站到昌平站才找到一个空位坐下。昌平附近,还是属于北京城郊地带,到处是低地、公路、居民楼和厂房。可是过了南口,地形就有明显的不同。铁路两边出现了高山,而且一直向北绵延。也许还没有到春天,北方的山色与南方的山色差别很大。在我的印象中,南方的山岭一年四季都是苍翠的。而这里的山却是光秃秃的,没有什么树木,显得空旷而苍凉。而且,南口的地名也勾起了我对历史的回忆。我隐约记得哪本书上讲过抗战时的南口战役。但我不知详细情形,连忙用手机百度了一下,才知抗战时期确实发生过南口战役,而且规模还不小,中国军队也抵抗得很顽强,但南口附近最终还是被日军夺取了。列车到达南口北面约三四百米远时,我看到了一座雄伟的关楼以及关楼两边延伸至山岭的城墙式建筑。坐在我对面的一位旅客是本地人,他告诉我说那就是著名的居庸关,那些城墙式建筑是内长城。我不禁抬起头来仔细看看那座雄伟的翘檐式的古建筑,心想:那就是著名的居庸关么?康有为不是有一句诗叫:一鞭冷月踏居庸么?龚自珍也有一篇写居庸关天险的散文。看来,此关所扼之处,地势的险要名不虚传呀!在居庸关附近,列车一直在深谷中行进,铁路两边到处是崇山峻岭。坐在我对面的本地旅客接着告诉我说:“这就是著名的京张铁路,是詹天佑修的。由于山路险阻,铁路的设计是”人“字形的。等会儿会在青龙桥西车站倒车,青龙桥车站附近有詹天佑的铜像”。我点了点头说:“嗯,京张铁路,我知道一些。中学课本上有一篇课文讲到过詹天佑工程师修建京张铁路,为国争光的故事。”果然,列车经过青龙桥站时,我看到了詹天佑的铜像。

约上午九点多钟,列车到达八达岭站。我下了车,出了站,在站门口乘上一辆短途旅游大巴至八达岭长城脚下。八达岭长城景区入口处不远的一块地坪里停着许多旅游大巴,下车的游客甚多,地坪周围旅馆、饭店、摊贩林立,有一条索道直通山顶。我在入口处买好票,跟随其他游客步行至长城登城处。在登城处,我看到一个圆弧形的城门洞,城门洞上方刻着“北门锁钥”四个大字,据说这是明朝重修长城刻下的。这一段长城均为砖石结构,显得厚重、高大、巍峨。城门洞上方有一个平台,平台四周砌有垛口,平台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长城就这样在崇山峻岭中逶迤延伸。在登城处不远,还有一些游客服务设施,如导游图、重修长城碑记、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塑像等。

看到有些游客已经在北楼的几段长城上攀登和拍照,我也有些急不可耐了,便迅速穿过栅栏门登上关楼。关楼的地势并不是最高的,但仍然可以看到远近许多地方。关楼北面是起伏的群山和幽深的沟壑,薄雾茫茫,一望无际。我想:那里应该是通向我国东北吧!当年满清八旗兵入关,说不定就是从这里通过呢。关楼南面的山坡上,同样是起伏的群山,却能够看到一些绿色,偶尔还有一两座烽火台。只隔着一道长城,南北气候的差异却如此大,实在让人惊异。我甚至注意到来时经过居庸关时,铁路旁某处有千万棵盛开的桃李,甚为美丽。而这里,桃李还刚刚冒出嫩芽呢。

看到北楼山峰高峻,游客众多,我决定先登北楼。北楼大概有十座敌台,每座敌台之间有一段二三百多米的城墙相连。敌台与城墙的坡度差距较大,有的较为陡峭,有的较为平缓。我离开关城城楼,缓步走向北一楼。呵,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登上长城。我内心一阵激动,好奇而仔细地观看着周围的一切。我发现长城的城墙都是用很大的青砖和白灰砌成的,城墙底下则用石块做墙基,十分坚固耐用。城墙外侧高,内侧低,整体约高出地面6-9米。每隔1-2米就设有一个垛口,可以用来瞭望和射击。城墙上的道路宽阔而平坦,可以五马并骑或十人并行。我沿着城墙走了二百多米,就到了北一楼。北一楼是古代士兵们巡逻放哨的,有上下两层敌台,上层周围设有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两层敌台均为砖石结构,顶部有拱劵,上下层有梯道。有不少游客在这里休息和拍照。城墙不远处的广播里,播音员正在用古朴而悠长的声调向游客述说着历史上关于长城的故事,使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些金戈铁马的年代,想象着当年两军对阵的激烈战斗场面。我在北一楼稍作休息后继续向上攀登,约半小时后到达北四楼。到北四楼时,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因为北三楼至北四楼那段城墙太难爬了。北三楼到北四楼长约米,有余级台阶,山势陡峭,险要处坡度过60-70度。爬坡和上台的时候,我都不敢向下看。在北四楼休息时,我发现这里的敌台与北一楼有些不同,如一楼有廊形劵道和长方形天井,从天井登梯可上顶楼等。

从北四楼再往上爬,坡度越来越陡,游客也越来越多。这时,太阳出来了,视野也开阔了一些,但远处仍然是朦胧一片。我爬一段休息一会,看看四周的风景,拍一两张照片,然后继续往上爬,终于在十一点半左右爬到了八达岭长城最高的一座敌楼-----北八楼。这里是俯瞰长城的最佳之处,故又名观日台。楼内有两层敌楼,上下有楼梯相连。一层北面有六个箭窗,数目居众多敌楼之首。坐在这里的石级上向下望去,四面风光尽收眼底。南面是逶迤苍翠的燕山余脉,北面是岔道城、战台遗址和一座又一座雄伟的山峰,东面是云雾缭绕的千沟万壑,西面是空旷辽远的茫茫大漠。长城就像一条巨龙,在北国的千山万岭中延伸……真是“眼前风景美如画,千年史事好作诗”呀。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康有为的《登万里长城》:秦时楼堞汉家营,匹马高秋抚旧城。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是呀!长城是古代中国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在历史上曾多次有效地挡住和延缓了外敌的进攻和侵略。尽管在某个历史时期,它曾被外敌攻破;在某个历史时期,它曾阻碍了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流,但它的历史功绩仍然是主要的。而且建造长城,运送材料等,花费了劳动人民多少血汗呀。曾经有多少工匠死于这样的荒山野岭呢?从来没有人统计过。但从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中,我们可以略微知道一些。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它成为古代人留给后人的一份杰作来供今天的游客们观赏。但它又不仅仅是一道城墙,它曾经与成千上万的生命,与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相联。所以它又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一道永不裉色的风景线。

我在北八楼休息半个多小时,吃了点面包,喝了点水。下午一点多钟,我从北八楼开始往下走,一路轻松多了。我用手指抚摸着城墙上那一块块厚重的青砖,想了解它们的过去,想发掘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故事。但它们却默默无语,一如周围起伏的群峰。我只好轻声说:“再见了,长城,你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你高高地屹立在这个世界上,挺起你铁的脊梁,也正如我们民族一样。今天,我来到了长城,说明我也是一条好汉。”

卢晓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