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张高铁:构建一小时生活圈,年后开工忙,深打围护桩
年味儿还没散去,位于五道口的京张高铁建设工地,又是一片忙碌景象,又是那熟悉的汗水和泥土交织的味道。昨天,记者在工地看到,十几米高的打桩机正向地下27米进发,为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打下不计其数的围护桩。
工地的气温不高,市住建委铁路建设协调处处长贺毅披着一件棉大衣,和施工人员讨论各种施工难题。京张高铁从西直门驶出,一路爬坡过坎、钻山越岭,上跨下穿多条地铁、道路,“能不能穿?怎么穿最安全?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
讨论间歇,他掰着手指给记者数,下穿一条地铁线,要跟地铁建设、运营等一连串部门至少沟通四五次。
2,京津两地高铁有望实现月票制,京津冀高铁月票制还会远么?
京张高铁东花园北高铁站距离八达岭孔雀城10期不过米,到时候大家坐着高铁回家,方便又快捷。
3,首个国土纲要出炉,未来北上广深或无新房可售,中心城市周边中小城市价值发现。
根据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年),到年,我国主体功能区布局进一步完善,以重点经济区、城市群、农产品主产区为支撑,重要轴带为主干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格局基本形成,人口集疏更加有序,城市文化更加繁荣,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完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国土开发强度不超过4.62%,城镇空间控制在11.67万平方千米以内。中心城市将继续维持较高房价,距离中小城市较近的中小城市将“价值发现”。
在新公布的“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
提升优化开发区域城镇化质量,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群,以盘活存量用地为主,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引导中心城市人口向周边区域有序转移。
也就是说,未来15年国家将继续控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的人口,其手段主要是“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事实上,最近10多年来,北上广深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量是不断下滑的,其中深圳只有历史高峰期的四分之一左右,但人口仍然蜂拥而入。目前,深圳每年新生儿数量、幼儿园儿童人数、小学生人数、小学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增长,全面超过了北京、逼近上海。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中心城市房价趋势性下跌,显然是不现实的。
当然,“规划纲要”给出了解决方案:“引导中心城市人口向周边区域有序转移”。这种转移一般通过外迁工厂、学校等来实现,但说实话效果有限。因为北上广深在外迁了部分工厂、学校之后,“腾笼换鸟”迎来了更高附加值的产业,继续带来发展继续和就业机会。
最终,能分流大家到周边城市的,只有轨道交通能实现的“一小时通勤圈”,否则都是痴人说梦。所以,只有“廊坊居住、北京工作”、“东莞居住、深圳工作”、“佛山居住、广州工作”、“昆山、嘉善居住、上海工作”能实现。
上图:规划纲要里提出的部分控制目标
综合一下以上信息。京津冀一体化,京张高铁兴建,一小时生活圈,高铁可能实现的月票制,国土纲要疏解特大城市人口,你还觉得北京西北的怀来远么?
八达岭孔雀城10期已经启动意向登记,有意尽早下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